第105章 精武人才,大败马韩

起初各位首领都在担心大汉的报复,毕竟自己小小弹丸之地,怎敌得过泱泱大汉。

但是听崔宽说到,现在的大汉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各地贼匪四起,烽烟不断,大汉根本无心顾及偏远的乐浪,就算马韩将乐浪据为己有,大汉也分不出多少兵士来征讨马韩。

就算大汉能分出兵力来,想打赢马韩也没那么轻松。

在朝鲜半岛,地理优势非常明显。

首先便是气候,从九十月份到次年的二三月份是严寒天气,而且这里的雨季较长,六七月份阴雨不断,也就是说攻打朝鲜半岛的事宜时间也就这么几个月,稍微把握不好,便要撤回去另择时间。

其次便是地理位置,朝鲜半岛多山,从大汉来攻,那就只能走沿海地带,就这么一条路,只要妥善布置,防守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大汉不重视海战,即使重视,也是在内河水战,对跨海作战还是很陌生的。

再就是粮草运输,从大汉千里迢迢而来,所用粮草不计其数,单是在路途中的损耗就是天文数字。

所以历史上的三韩、高句丽和后来的高丽占据朝鲜半岛千余年,除了高句丽在唐朝时被消灭后,华夏占据区区二百载,其余时间都是屹立不倒。

当然后来的高丽没有被吞并,除了地理优势外,还有一个法宝,便是认怂。

你强大,我可以依附你,你不强我就惹事,你来打,我一看打不过,就果断诈降,你走后我再复判。

陈信之所以当初平定乐浪能如此迅速,便是恰巧在严寒变暖和雨季来临前的四月。

当然,即使冬天来攻,陈信一样不惧,毕竟辽东跟乐浪同属北方,兵士们也都适应这样的天气。

各位首领听到崔宽的一番高谈阔论,觉得此时进攻乐浪机会难得。

能打下来,那自己的领土得以扩张,若是打不下来,劫掠一番也好,毕竟大汉有这么好东西。

几位首领陪同崔宽一起面见了马韩之主肖古王,将几人的商议和分析一一对肖古王进行解说。

肖古王心动,命令各城邦派兵,共同讨伐乐浪。

这些城邦多则派兵千余,少则数百,最终汇聚两万兵士,兴兵乐浪。

在乐浪没有防范的情况下,马韩军火速攻破提奚县。

原本属于自己的提奚再次回到自己手中,崔宽欣喜不已,一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架势,再次在提奚百姓面前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