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迷人眼,欲望乱心神,在董卓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
若是董卓跟历史上的曹操那样,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不至于引得群起而攻之。
就算你鱼肉百姓,纵容将士豪取强夺,不把百姓当回事,大汉这些年屡屡发生同样的事情,众人也能忍。
就连你排除异己,斩杀不少忠臣,以前十常侍把持朝政时,也时常发生,大家也能忍。
但是,随随便便废皇帝,再立新君,逼死前皇帝和太后,还命自己的军队去刨皇家祖坟,这就是大逆不道,人神共愤的事了。
如此残忍暴虐,无君无父,天怒人怨的行径,自然引得无数人深恶痛绝,日不能食寝不能寐,更是有人哀嚎痛哭,破口大骂,以彰显其忧国忧民之情。
自刘信广发讨董檄文,天下人纷纷响应,整点装备,排兵点将,往酸枣而来。
最先到达酸枣的是东道主兖州牧曹操,酸枣位于兖州最西端,与司隶紧邻,这也是历史上十八路诸侯讨董的聚集地。
此时的曹操还是那个心系大汉的青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看到刘信的报纸,又是在自己地界汇集,二话没说便整装出发。
随后到来的是冀州牧韩馥、渤海太守袁绍、豫州牧袁逢、南阳太守袁术、陈留太守孔伷、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沛国相刘岱。
这些势力有很多都是来自一个地方,像袁绍的渤海隶属于冀州,东郡隶属于兖州。
但是根据大汉的官制,不论是州牧还是太守,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命。
也就是这些人只有上下级关系,并不存在绝对的服从关系。
不像刘信的燕国,刘信便是绝对的权力,既有自主任命权,又有绝对的统治权。
况且,朝廷早就下令各州郡长官可自行募兵,以拒各地叛军。
因此各地州牧和太守手上多少都有些兵马。
先来的这些势力距酸枣也都相对近些。
尤其是袁家的袁逢、袁术和袁绍,必须要牢牢抓住这次机会,之前因为刘信兵压洛阳,刘宏妥协,敕令抓捕袁逢,使得袁家声望一降再降,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