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十八路诸侯讨董

“主公,圃有三策,上策,前往成都,献于刘君郞,以证忠心,得其信任,若能独自领军,便能扩充势力,如今之势,唯有自身有足够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策,前往洛阳,找可靠之人,献于陛下,静等嘉奖,但此行相对冒险,毕竟我等不知现在朝堂是何状况;下策,将玉玺藏匿起来,待到天下大变,再行处置,但这一等,不知何年何月。”

经过阎圃的分析,刘备也深知在这看似还是大汉朝廷说了算,却州郡长官各自为政的大势下,实力才是硬道理。

且看疑似刺杀自己的刘信,不就是依靠实力一步一步发展至此吗。

刘备当机立断,命二弟张飞快马加鞭将玉玺送往成都。

刘焉得到玉玺,欣喜若狂,两眼放光,高兴的嘴巴都快咧到耳后了。

“好好好,玄德立下大功啊,翼德,你且先返回白水关,命玄德为白水关主将,本官这便向朝廷上书,推荐玄德为广汉太守。”

刘焉非常客气的送走张飞,并送上了不少金银玉帛以及军粮,赏赐刘备。

自此刘备独自镇守白水关,并接收了白水关六千将士。

但册封刘备为广汉太守的诏书,迟迟没有来到。

其实也不能怪刘焉,刘焉曾向朝廷上书,还是两次上书,毕竟刘备立的功劳确实很大,而且刘备拿到玉玺第一时间并没有直接上缴朝廷,反而送到自己这里,在刘焉这里,也看到了刘备的忠心。

但是刘焉的第一次上书,是因为何进和张让闹的不可开交,根本顾不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第二次上书,董卓已经把持朝政,董卓想起了当初在上曲阳见到刘备时的狼狈,本就对刘备这一介白身非常嫌弃,现在大权在握,就更不想再提曾经的污点,便也置之不理。

刘备的心理素质何其强大,恐怕整个大汉都很少有人企及。

没有等来册封诏书,那也要迅速发展。

因为阎圃也给刘备分析了现在大汉的形势,已经有了群雄割据的苗头,只是还缺最后一把火,便建议刘备暗中发展自己的实力。

刘备照做,不仅拼命训练手上的九千将士,还在周边的村镇招募新兵。

便有了现在会盟酸枣的资本。

待到刘信广发檄文,讨伐董卓,阎圃知道机会到了,便建议刘备响应刘信。

作为刘焉的下属,刘备也不能越级,毕竟日子还得过,等讨伐董卓之后,还得返回益州。

小主,

求上而得其中,求中而得其下。

阎圃深谙此道,建议刘备向刘焉进言,一起响应刘信,合兵酸枣,讨伐董卓。

此时的刘焉得到玉玺后,正做着美梦呢,但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

心想刘备作为自己的下属,去参加一下会盟,也可以避免他人对自己的猜忌。

果然如阎圃所料,刘焉拒绝出兵,反而非常支持刘备出兵,并送上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