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曹操能认同刘信,也不完全是因为曲辕犁,更多的是对刘信过往的肯定。
“好,守望相助,共同进退。”
曹操辞别刘信,刘信又迎来了刘岱。
刘岱跟刘信都是汉室宗亲,知道刘信的能力,也完全站在刘信这边。
当确定了袁逢为盟主之时,刘岱非常惋惜,来到刘信大帐,也是来慰问。
刘信对这个历史上蜻蜓点水的诸侯非常感激。
毕竟刘岱跟自己之前可没多少交集,能在会盟之时力挺自己,可见其情义。
若是有可能,在接下来的群雄争霸中要保住刘岱的命。
还有刘岱的弟弟刘繇。
随后,令刘信感到意外的是,陶谦和孔融这两位保持中立的诸侯也来拜访自己。
两人声望颇高,陶谦近六十的人,性格刚直,仁爱之名遍布天下,孔融乃圣人之后,家学渊源,更是当代大儒。
两人皆是刚正不阿之辈,本来对于刘信称王之事还耿耿于怀,但是在报纸的影响下,以及在会盟时的盟主之争中,感觉到了刘信的不同。
也就完全相信了报纸上所说,刘信三推三让才做得燕王之位。
放下心中芥蒂,刘信的战功,以及文采,是陶谦和孔融非常认可的。
虽然在两人心中,袁逢做此盟主也未尝不可,但是刘信毕竟是后生晚辈,难免情绪激动,还是劝和不劝离,尽量别让刘信心有芥蒂,不利于盟军的团结。
但是见到刘信时,刘信哪有心情不悦的样子,可见其完全不在乎盟主之位。
两人非常欣慰,对刘信暗自佩服。
直至深夜,刘信大帐才安静下来。
袁氏一系没出意外,没有人来拜访刘信,就连保持中立的刘备,也没有来。
刘信知道刘备心中还有疑虑。
当初暗杀刘备,不过是怕中山靖王之后的谎言被揭穿,现在已经被证实,而且刘宏已死,留不留刘备都无所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