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心若明镜,刘备归附

基于这三方面的考虑,两人终是答应拥立袁术为帝,做大仲王朝的诸侯王。

.......

最让刘信没想到的是,隐忍这么久才得此高位,且曾遭自己暗杀的刘备,竟然如此痛快的答应回归大汉。

刘备还真不像刘表和刘繇那般,做出的决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臣属的蛊惑。

刘备决意回归大汉,绝大部分是出自他自己的意愿。

一方面,他一直宣称忠心大汉,隐忍至今,厉兵秣马,壮大实力,对外宣称从来都是为了救出刘协,还政于大汉。

至于平叛篡立的刘焉,将玉玺归还刘协,卖董卓一个好,才坐上这益州牧之位,那是出于无奈。

董卓实力强大,只有坐上这益州牧才能一展胸中抱负,完成自己口中的目标。

也正是因此,无数巴蜀的英年俊才才义无反顾的投入自己阵营。

自己早就立好的人设,怎能轻易改变。

现在刘协殡天,留下传位遗诏,刘信登基名正言顺,是当之无愧的大汉天子。

刘备自诩大汉的忠臣,自然要听从新皇的安排。

另一方面,便是从燕国观看阅兵后返回的张飞和法正给自己陈述了燕国的现状。

在前往观看阅兵的各诸侯使臣中,只有张飞和法正亲身莅临过燕国军营,燕将的勇猛,将士的强悍,这比阅兵时的表象更为真实。

刘备通过跟张飞的法正的交流,完全能感觉到两人在燕军和蜀军作比较时底气严重不足。

就连万人敌的猛将和智计百出的军师都是这般姿态,让刘备如何做想。

若是凭借蜀地天险,或许能挡住燕军的兵锋,将燕军挡在屏障以外。

但若想走出四川盆地,跟刘信争夺这大汉天下,简直难如登天。

再就是刘信托两人带回的无数燕国的奇珍异宝。

虽然都是些燕国百信的日常用品等物,但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燕国产品和武器的质量之精,更新速度之快,这怕是益州用狼牙棒拍马,都追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