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益州刺史,任重道远

所以,袁绍及曹操投降后,想要稳住当地的局势,只需些许时间过渡即可,甚至有些地方都不需要过渡便能直接施行燕国的部分政策。

刘备投降是好事,但他始终代表不了所有人的意愿,难免会有人心有芥蒂。

所以,说起这事,众人表情皆是严肃。

“殿下,臣以为益州刺史人选非懂兵之人不可。”内阁沮授率先回道。

“公与详细说说。”

“益州有十万兵马,经益州内乱、剿灭匪患、平定南蛮,可谓身经百战,乃精锐之师,刘益州率两万兵马来洛阳复命,然仍有八万镇居益州,若他们心系大汉还则罢了,若是情非得已,待我燕国官员就任之时,必生嫌隙,恐徒生祸乱。”

沮授的话引得众人点头赞同。

这是极有可能的,尤其是手握重兵的益州士家将领,当知道燕国的政令与之前的政令大相径庭,甚至有损士家利益之时,难免会有人剑走偏锋,起兵反叛。

刘信知道沮授话没说完,颔首示意说下去。

“在新益州刺史上任之时,还需军部派遣一位得力干将领兵同往,但是带兵太多又会引起益州军民的恐慌,军队数量当控制在万人以内。”

其实带兵前往益州这是难免的,没有足够的武力震慑,谁都不好说会出现何种变数。

但就像沮授说的这样,带兵太多,会让益州的军民心中起疑,同时也会让刘备觉得刘信并不信任自己。

在自己人还没进入益州并稳定局势之前,一切都要小心谨慎。

军队在万人以内,而且要一名得力干将,这个很容易,燕国五大军团将士各个身经百战,精锐无比,哪怕选用的将领仅是军中副将,不是军团主帅或者主将,一样可以胜任。

就像蒋奇、吕旷、吕翔、柳毅等人,经过多次在精武学院进修,多年的战场历练,其个人勇武和战场用兵均比历史上要强的多。

还有张济、段煨、黄忠这些后来加入燕军的将军,虽然此时仅是一军副将,但其能力独领一军完全没有问题,只是主帅和主将的功绩和能力更强,资历更老,他们还没有晋升上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