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大汉一统,澳洲赵国

说到这里,就要说一下后面的故事了。

刘岱是刘繇的弟弟,扬州大小事宜皆是出自刘岱的战略部署,才让刘繇坐稳扬州牧的位置。

刘岱自然能代表刘繇来做决定,当他回到扬州说明与刘信的密议后,刘繇欣然接受。

且不论在军事实力上扬州与大汉孰强孰弱,单是之前刘信在扬州一番搅风搅雨,就让刘繇深感头疼。

加上之前扬州军在赵云的朱雀军团吃过亏,以及刘岱在燕国的所见所闻。

刘繇和刘岱再无与刘信较劲的劲头。

因此选择听从刘信的安排,作为刘信战略的一枚暗棋。

恰在大汉受灾之时,扬州遭受飓风,虽然都是山区少有人烟的地方,但也是受到了损失。

刘岱心念一转,便想到可以借飓风一事向袁术请援。

这样不仅能增加一下扬州军的储备,也能削弱大仲的后勤补给。

谁料好巧不巧,大仲王朝也同样遭灾,程度丝毫不亚于大汉的旱灾。

虽然没在袁术那里得到好处,但刘岱知道或许最后一战很快就要来了。

于是从豫州离开后,便快马加鞭返回了扬州,整备军粮器械,静待刘信最后的下令。

而荆州呢?

前文说过,刘表这个荆州牧着实比刘繇的扬州牧憋屈,许多事情需要得到世家的支持。

蔡瑁和蒯良代表着荆州各大世家的利益,很痛快的答应了配合刘信的战略。

毕竟那时的华夏虽然还是诸侯并立,但北方的燕国已经是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

不过,各大世家代表决定投靠刘信后,却没有告诉刘表,反而劝刘表投降了袁术。

原因很简单,刘表这些年坐稳荆州牧之后,明显性情大变,没有之前单枪匹马进入荆州的霸气了,反倒是心软仁慈了许多。

就像袁胤来借粮之时,刘表一时心软,从自己内库中拨出一千石粮食支援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