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寒风夹杂着霜雪呼啸而过,翻越襄阳的山山水水,西去便是益州。
成都的街头,一场冬雨淅淅沥沥的打在青砖之上,大街上,不时出现的蜀中百姓撑着纸伞行走在巷陌小道。
自从黄巾之乱,刘焉入蜀以来,刘焉刘璋父子占据蜀地二十多年,蜀中的百姓也在安逸和平之中度过了诸多个年头。
刘璋能力不及其父刘焉,且胸无大志,后世评价其暗弱二字,极为中肯。
刘璋对内,采用东州派士人制衡益州派,对于政务民生则放任士族豪强做大,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混乱局面,致使蜀中百姓虽无战乱之苦,但却也极度的民殷不实,刘璋本人目光狭隘且贪图享乐,蜀中人才济济却终究只能在汉末大战中沉寂在益州一地。
穿过成都的街头,一驾马车缓缓驶向南街,刺骨的雨水落在马车顶棚之上,马车停在了别驾从事府外。
马车上下来一人,身形略显短小,一身儒士长衫装束,正是刘璋麾下益州别家从事张松。
张松刚刚走下马车,府门外等候多时的小吏当即迎了上来。
“大人,您回来了,军议校尉等候你多时了?”
小吏恭敬的俯身对张松说道。
“哦?孝直来了!”
小吏口中所言之人正是着名的法正,法正出身名门,且为人善于奇谋,后来成为刘备麾下肱骨之一,地位几乎等同于诸葛亮,深受刘备的信任和器重。
张松快步进入府中,不顾寒意走到大堂,此时法正已经等候多时。
刘璋统治下的益州表面虽然风平浪静,但实则暗地波谲云诡,刘焉刘璋父子作为非益州本土人,几乎同刘表一样,唯有团结当地世家大族才能快速达到统治的目的,刘焉入蜀后,与刘焉一同入蜀的外地士人最终连成了一个整体,称为东州派,法正便是东州派出身。
建安初年,京师地区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
法正怀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诽谤,十分苦恼,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是好友,也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慨自己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