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接受任务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各个军营。最终,选拔了符合条件的十八人,做为第一批特种兵。
赵勇禀报太祖皇帝,很快得到了批示:暂时命名为“燕云十八骑”,在魏州择地秘密训练。责令魏州团练使给予配合。
有了这张圣旨,赵勇前往魏州,见到了当年的团练使高怀德。高将军看了圣旨后,知道了皇帝的用意,立马带赵勇进行勘察选地,最终把地点定了下来。
这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很适合于秘密训练。这个地方名叫武侯山,因此,便命名为“武侯山特训营”。
地址选好后,十八个勇士悉数到位,开始了他们的艰苦训练。这一训练,就是两年之久。
遗憾的是,太祖皇帝的宏愿还没有实现,便驾崩了。临终前,他把这个任务交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当上了皇帝,就是太宗皇帝。
太宗认为,这支“特种部队”,十八人远远不够,必须要扩充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特种兵”,在于精,而不在于人数多少。但是,五百人是必须的。
因此,太宗调回赵勇,又给他一个新的任务。要求这支军队要进行扩充,人数要达到五百人。这样才有一定的规模。有战争需要,才能单独完成战略任务。不过,无论人数多少,这支军队的名称不改,仍然叫做“燕云十八骑”。
赵勇接到新的任务,又着手到各军营选拔人才。这些人可以说是百里挑一,是军队里的精英。经过层层选拔,五百名精英脱颖而出。
这些人,全部被秘密送往“武侯山特训营”,强化训练。这些“特种兵”,虽然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但他们心里明白,等到国家真正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便可以派上用场了。
赵勇便成了这支“特种部队”的统领,而八贤王赵德芳却成了军事顾问。
这支“特种部队”,神一般的存在。因此,它有很强的神秘性。进入这支军队的人,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也没有军假,长年累月呆在大山里,一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
以至于很多父母以为自己的儿子战死在战场上,有的还为儿子设立了牌位,供在祖宇里。
太宗皇帝有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决定,在那次的最高军事会议上,当然少不了赵勇的参加。散会后,他还特意将赵勇留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是不是有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