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崩溃的南阳和傲气的义军将领

季心看完之后道:“和属下得到的情报差不多。南阳郡的其他城邑好攻克,唯有宛城城高池深,是天下前十的坚城,城内有大量的工匠,防御工事完善,现在有近3万秦军驻防,难以强攻,只能智取。”

倒是英布不以为然道:“秦吏倒是想要守,但宛城的士兵却未必愿意死战,只看各路义军攻城略地,有坚城阻挡住这些义军了吗?

邯郸曾经抵挡住几十万秦军,但还不是被张耳上万人攻克,临淄是齐国的都城,田儋指挥几万人一日就攻克了。”

“我们义军是楚国的军队,秦吏想要阻挡我们,但城内的百姓可是盼着我们解救他们,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不会为秦国死战的,将军只要把大军带到宛城之下,想必就会有内应给我们打开城门。”

邓忠笑道:“以我义军现在的气势,只怕杀到宛城城墙下,那些秦吏就会把城池献出来。”

宋留也跟着笑道:“以南阳此时的局势,我军一杀到,百姓和豪强就会支持我们,只怕轮不到那些秦吏献城。”

不怪宋留如此自信,这种事情已经在其他各国出现,赵国,燕国,齐国就是有一人带头,几十万百姓豪强支持,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几十座城市,想来他们更不会意外。

其他义军武将也是这个意思,宛城虽然城高池深,但他们却不认为宛城能阻挡义军的进攻。

徐凡不满意:“每次战斗就是要未算胜,先算败,不能总是把战争寄托在敌人的愚蠢,或者是内应当中。大家难道想要学习武臣,田儋他们,赢了不知道赢在什么地方,输了不知道输在什么地方,一场大战就把家底败光了。”

英布等人如此骄傲自满让徐凡不满了,徐凡一直认为秦末和楚汉争霸这段时间,各方的军事实力是在下降,不如战国事情,而这其中秦国的军事实力下降的是最快。

只看战国末期,想要歼灭一支几十万人的大军极其困难,长平之战打了三年,粮草断绝赵军才败了,秦灭楚之战,前后打了两年,项燕也是因为粮草断绝才败的。

到了楚汉争霸时期,动不动出现以少胜多的战争,这虽然和秦末武将天赋异禀的军事才能有关,但也和各方势力基层军事人才的匮乏有关,几十万大军动不动就一战被击溃,而后一个国家就覆灭了。

这种事情在战国更本不能出现,即便实力最弱的韩国也是被秦国逐步吞并的,当时各国的军事人才极其充分,组织也极其严密,想要打出以少胜多,一触即溃的战争非常难。就像赵国在长平之战被坑杀40万士兵,但依旧打赢了邯郸保卫战,击退了燕国的入侵。充分展示了一个军事古国的坚韧。

对应的就是秦末的各路诸侯,简直是一盘散沙,一战灭国者比比皆是。

徐凡自然不想成为武臣,田儋这样一盘散沙的势力,而像要像战国事情的古国一样,组织严密,政体充满韧性,他不要求英布这些人打出以少胜多的惊人战绩,只要求他们不要犯傻,被敌人一战击溃。

想到秦末爱夜袭的章邯,屡屡以少胜多的兵仙,勇不可当的霸王。徐凡对自己手下的这些杂鱼没有多少信心,他手下当中只有季布,英布两人历史留名,其他不出名的武将,下场想也知道。贫庸的武将就要按照贫庸的武将来练,对他们来说少出错就是胜利。

徐凡这番严厉的话,让义军的高级将领都面面相窥,都陷入思考当中,这个时候参军张良道:“将军先进攻叶县,以叶县秦军战斗力来估算宛陈秦军的战斗力。”

季心道:“这方法可行,要是叶城一战被我军击溃,则说明秦军战斗力不强。”

徐凡点头认可了这个想法。

始皇帝36年7月27日。

义军的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出现在叶县之下。

而后徐凡命令大军修筑营地,徐凡亲自带领这些武将,要他们壕沟要深挖,拒马要多布置,营地的防御设施一定要充足,能够应对如何危机。

英布等人都不理解,即便要谨慎,但他们对面又不是30万秦军,只是3000秦军,何必如此谨慎,英布等人认为自己是在做无用功。

徐凡却批评道:“当初李由要是谨慎一些,营地扎的结实一些,也不至于被我们一战歼灭,你们不光要想这自己的胜利,也要看到敌人的失败,想想自己处于李由的局面会不会也失败,这样对照来改进自己的缺陷。”

“诺”众将道。

始皇帝36年7月28日。

义军5万大军兵分三部,英布和田藏各自带领1万士兵在东西两面城墙牵制敌人,徐凡则带领主力进攻叶县北城墙。

“咚,咚,咚!”义军战鼓震撼天地,校尉宋留带着1万义军士兵缓缓走出义军军阵当中。

宋留对都尉贾布道:“现在是我们报效将军的时候了,等会我带军攻城,你带领本部人马以弩箭压制城墙上的秦军。”

贾布道:“诺!”

而后贾布的大军以雁形阵在宋留部左右两翼,两路大军2500人被排列成为了三横队列,大军走到150步范围止步。

贾布拿去一张弓弩,拿着一个刻度板,以大概45度高度射向叶县城墙。

这是徐凡弄出来的东西,弓箭手的培养极其困难,徐凡就用弩箭手。

但想要射的精准,即便是弩箭也非常困难,徐凡就想到了后世的炮瞄刻度,于是也做出一个这样的刻度表,每15度为一个单位,用刻度尺来控制全军弩箭射的角度,达到覆盖射击的目的。

身为后世人更加看中远处火力的优势,要是可以把敌人消灭在进攻路上,徐凡是会用长箭压死敌人了。

而且徐凡也有这个优势,这个时代不管是弩箭和是弓箭都没有成为战场上的主流武器,原因也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复杂,什么武将不重视,弓弩威力差,这都不是。

主要原因就是封建王朝没有钱,别的朝代徐凡不清楚,但在秦末一支精良的长箭价格是1斗粮食,在其他的地方可能会有高有低,但却不会相差太远。

想想万人大军一轮就可以射出1000石粮食,结果却只消灭了了了几十个敌人,古代大将的内心是什么想法,他们的皇帝又会是什么想法。

以现代几千乃至几万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来举例,封建时代的战场虽然距离近,但也不差多少,按用1000支长箭消灭一个敌人,那你好不如用这100石粮食收买这个敌人。

弓箭的性价比极低,是这个时代放三箭就白刃格杀的主要原因,实在是刀枪剑戟更是有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