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京李氏,钱氏,孙氏,严氏。四个姓氏,在京畿道上处处锱铢必较,一代又一代人不间断地展开明争暗斗。
李长岳望向比自己高出一个辈分的李元,轻声感叹道:“如今是乱象横生。就说陈尚书,好不容易领兵,当上了镇南将军,没有几天功夫就给撵了回来。如果不是丞相帮着说话,给压了下来,恐怕就被丢到两河道去了。虽说陈平现在还任着兵部尚书,可是陛下明摆着已经动了要挪一挪位置的心思了,在你看来,陈平接下来是何去何从?咱们也好有的放矢,从长计议啊。”
李元笑着伸出手指点了点坐在对面的老人,“丞相都不急,你李长岳急什么?”
尹泉安无奈道:“不是不急,是急了没用。”
李元淡然道:“以前从京城到地上,都围绕着文武之争打转,现在典岱去了东越道,陈平已经失势,严嵩等人也都已成过眼云烟,接下来就该轮到南北之争了,丞相是典型的南人,门下省陈光斗是北人,堪堪打成平手,咱们再来数一数六部,新任吏部尚书王彦林,北人,先后两任户部尚书严嵩和张知,皆是北人,如果再加上陈平这个现任兵部尚书,你们就没有觉得咱们北方读书人,在朝堂上最靠前的位置上太多了吗?如此一来,若是再让陈泰顺势执掌兵部,旧刑部侍郎宋立接任刑部尚书,那南方士子以后还怎么混?何况最近几届的进士人数,北人更是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啊,陈平被贬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用大惊小怪。以后是兵部右侍郎张谦当上了兵部尚书,陈泰只能继续在左侍郎位置上熬个四五六年,也一样不用奇怪。”
说到这里,李元略作停顿,笑了笑,“有意思的是现在多了一股不容小觑的新势力,以后呢,我猜会是以前途不可限量的孟姜领衔,与我们南北两拨读书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王恒感慨道:“难不成是又一个南文柏?”
尹泉安摇头道:“恐怕不止喽。”
李长岳抬头望着月夜,怔怔出神。不知为何有些神色哀伤,不知是不是想起了那位远在北方的女儿。
尹泉安微笑道:“接下来李家要做的就是先退一步,江南卢家这些南方世家要在这个时候抢夺京城的座椅,咱们表面上装着勉为其难,都给他们好了,至于什么时候进一步,很简单,等,等到卢家他们人满为患之后,同时必须在等到孟姜,孙武这拨人真正成长起来之前,我们再出手便是,现在就让那帮南方世家跟那些年轻人去矛盾丛生好了,他们啊,这几年内是能够给那些晚辈穿小鞋使绊子,但迟早有一天要吃大苦头的。在这期间,你们这些人,退一步不是真的就什么都不管了,不妨为前程锦绣的渝京城年轻人们锦上添花,帮他们在文坛扬扬名,鼓吹鼓吹声望,时不时诗词唱和,就当结下一份善缘。”
王恒哈哈笑道:“这有何难!”
接下来尹泉安做了个古怪举动,举起酒杯,转身面向北方,遥遥敬了一杯酒。
我尹泉安替中原,敬你们北境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