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风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喉咙。
“当然肯定还是会有一些两难的境地,如果那道题实在不好检查的话你就直接抄写就好。
现在题干粘贴好了,再进行下一个步骤之前,请保证一定要把这道题弄懂,不管是问老师还是看参考资料。
然后关上所有的参考答案,用铅笔重新把这道题做一遍。
重做错题的这个步骤用铅笔有两个好处。
一是,重做错题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你很可能还会再犯一些错误,铅笔可以保证卷面整洁。
二是,将来你再回顾的时候可以用橡皮擦把铅笔的笔记擦掉再做一次。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方程式,所有的计算过程,请你一定身体力行的完成。
不要为了节约时间而敷衍了事,这样你才能够切身体会到这道题的每一个步骤。
再用铅笔写的过程中你可以写一些文字,比如我现在看到了什么条件,我想到了什么什么方法。
可是做着做着,我又碰壁了,是因为什么什么,或者写我又考虑到了什么什么。
对于填空题,也把它当解答题来写详尽的过程。
对于选择题,也请把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都写清楚。
有时候一道选择题,特别是物理多选题。
它的过程甚至要比解答题的过程还要长。
铅笔写完了之后,对于题中涉及到的一些方法或者技巧。
可以用蓝底或者红笔进行一些系统性的总结归纳。
比如三角变换的题,你可以把三角恒等变换的经典格式和方法都总结一遍。
把整道题的思路捋清楚,再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自己第一次做这道题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存在哪些思维定式上的错误。
这些总结都是最精华的提炼,对你的帮助是最大的。
再花一些时间说一下,错题本中一些特殊的板块。
我们错的题当中有很多是莫名其妙的、粗心大意的错误。
比如说什么6和0看错了,草稿纸上的竖式列歪了,化学方程式忘记配平了等等等。
把这些错误放进刻意训练专区里面。
还有条件反射的错误分析,比如cos30°条件反射居然写成了三分之根号三。
还有跳步型错误分析,还有不专注性错误分区,根深蒂固型错误分析。
我自己还有一个叫程序化的模块用来训练我的条件反射,左边黑色的一列是条件,右边蓝色的一列是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