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魏主任觉得差不多了的时候。
就看到顾风走到了两个麻醉师旁边,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顾风面带微笑,“哥们,一会儿术中的时候你们关注一下术中用药。可能得提前根据总体重、理想体重(IBW)和瘦体重(LBW)计算一下。”
两个在青山一院算得上经验丰富的麻醉师,听到顾风的话感觉一时间稍微有点懵。
然后立马又想起来,这好像在进修的时候学习过。
只是日常用的很少,具体方法都有些忘了。
顾风见到两个人的表情立马明白了什么。
现在也不可能现场教他们算。
于是顾风在心里快速默算。
用无脂肪体重代替肥胖患者的理想体重。
经过计算该患者的理想体重为65kg,瘦体重为61kg。
很快顾风就根据数据得出了用药参数。
他用匀速适中的语速以方便让他们记住:
“我已经算出来了,你们记一下就行。给患者吸入麻醉药七氟醚维持1.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咪达唑仑3.0mg加上舒芬太尼负荷剂量20μg;
丙泊酚术中用量为240~300mg/h,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在45~55,瑞芬太尼用量为240~360μg/h;
气管插管后,使用罗库溴铵单次用量80mg,直到四个成串比值比例(TOFr)满意,术中根据TOFr值追加,每次追加20mg,共计100mg。
当然具体怎么来,采用什么方案,你们自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微调。”
两个麻醉医生在顾风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把用药数据给牢牢记了下来。
“好的,顾医生。我们记下来了。”
顾风点点头,想了一下补充道:
“术中还要再注意一点。根据PETCO2和动脉血气分析出来的结果调整呼吸参数。
提高吸入氧浓度(70%)、小潮气量高频率模式、适当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5~10cmH2O。
记得尽量降低气腹压力(12mmHg),如果手术30分钟没做完,记得每30分钟一次间断手法肺复张。”
这是顾风为了患者安全想到的保护性通气策略。
一般来说,胸部及腹部脂肪组织随着堆积程度会对胸廓和膈肌产生机械压迫。
这样的后果,就会导致患者的呼吸系统顺应性下降。
正常情况下,肥胖患者的肺顺应性和胸廓顺应性会随着BMI数据的增长呈指数级下降。
严重肥胖患者情况更加糟糕一些,肺和胸廓总顺应性可降至正常者的30%。
病态肥胖患者的功能残气量下降的同时,肺内分流也会明显增加。
另外,在麻醉状态下。
非肥胖患者的功能残气量下降程度约20%,肥胖患者的下降程度则会高达50%。
非肥胖患者的肺内分流差不多是2%~5%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