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稍微让顾风安心点的是这个患者随访规律、肝的病情还算稳定。
然而肝移植的患者发生感染,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根据家属反应,患者每天腹泻十几次。
持续了十几天,并且颜色都是绿色的。
鉴于这个情况,医院快速成立了多学科治疗小组,由顾风担任组长。
专家小组在研究江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治疗方案的时候。
重症医学科的专家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立马提了出来:
“江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在治疗的时候,居然停掉了患者所有的免疫抑制药物。
这让我有些意外啊,记得《大夏肝移植临床指南》中并不主张免疫抑制剂全部撤下。”
然后这名专家现场找出了指南中的原文。
“肝移植术后,受者处于强免疫抑制状态时,其免疫监视系统受到破坏。
而免疫抑制剂剂量不足则容易诱发排斥反应,如何维持这一平衡,目前尚无定论。
对于肝移植受者,目前尚不建议免疫抑制剂的全线撤除,但主张个体化的低剂量免疫抑制方案。”
听到这名专家的话。
治疗组其他成员都陷入了沉思。
患者腹泻感染源头一直不清楚。
现在患者又发生了严重的继发感染。
江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抗生素方案的级别已经提的很高了,仍然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现在的治疗方案该怎么制定,这实在是一个难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聚焦到了顾风的身上。
顾风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对着麦克风说道:
“目前这个患者的状态非常特殊,接近二十天的腹泻导致了血液浓缩。
现在免疫抑制药物浓度明显上升,今天的检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已经高了几倍。
结合血常规里淋巴细胞极低的数值,可以得出现在患者仍然处于免疫抑制的状态。
感染和多器官损伤让血压也很难稳定,如果还使用免疫抑制剂。
那么患者的感染程度和感染范围会进一步加重,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虽然指南不建议全线撤下免疫抑制,但特殊时期也不能守着指南不放。
我的意见是继续停用免疫抑制剂。”
一般来说,普通的医生按照指南来最稳妥。
但顶级医生在特殊情况,基于充足的经验和足够的把握。
是完全可以超越指南的指导制定治疗方案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要抗感染就不能强免疫抑制,但不免疫抑制又会引起器官排斥。
顾风只能够基于眼前的情况判断感染更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