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场考试朱辰十分钟左右就交了卷,径直离开了考场。
太子朱标正在巡考,发现自己还没有走到甲卯号房朱辰就已经离开了。
很是吃惊的问杨宪:
“这小孩这么快就答完了?”
杨宪不屑一顾的看了一眼朱辰消失的背影:
“肯定是不会做答,提前离开了,我就说了,一个小孩,狗屁不懂,还来大考,这不是搞笑嘛!”
看到杨宪气呼呼的样子,朱标笑了笑:
“这可不一定,不要小看小孩,说不定他还真的能考个状元郎呢!”
朱标今年也就十六岁,并未完全成年,觉得杨宪有些看不起小孩的意思。
看着太子朱标高兴的笑着。
杨宪也只有跟着尬笑两声,陪着朱标继续巡视考场。
很快三场考罢。
所有的评阅试卷的考官都集中在聚贤堂评阅试卷。
看着恩科北场的试卷,考官们大发牢骚:
“一片涂鸦之作啊,连四书都没有读通,就在这里肆意搬弄,大言不惭啊!”
“这北方举子比南方差一大截啊!”
“……”
看到大家都在发牢骚,大试主考,宋濂连忙劝导:
“列位应摒弃前场,专注眼前,平心气和的选择佳卷英才…”
宋濂话没有说完,就听到聚贤堂外边有人在喊:
“好一个佳卷英才啊…”
接着就见朱元璋走了进来。
对着宋濂等人嘿嘿一笑:“看的怎么样了,试卷好不好呢?”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朱元璋一下子看明白了,把脸一沉:
“我知道这批学子确实不如上一场的,就是他们狗屁不通,满卷子错别字,也给咱选出三十六位进士来…”
说完朱元璋看了一眼身旁的朱标:
“标儿,走跟咱一起看看这些考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