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仆人辞了一个又一个。
刘琏只能自己下厨做饭了。
不一会儿,饭就做好了。
进屋一看,只见自己的父亲刘伯温正在那里认真的写着什么。
刘琏过去一看。
发现自己的父亲竟然在那里写遗嘱。
刘琏就是一惊。
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哽咽道:
“父亲,你这是在料理后事啊!”
刘伯温点了点头,很是平静的说道:
“琏儿,父亲是在写遗嘱呢,未雨绸缪,省的以后慌乱,你放心父亲暂时不会有事的!”
“皇上之所以不想见我,我估摸着他还没有想好怎么样,处置为父呢!”
听了这话,刘琏很是吃惊的问道:
“皇上,会怎么处置你呢?”
刘伯温听了苦笑着:
“以咱们皇上的性格,罚俸直到灭门都是有可能的!”
刘琏听了,脸色都有些变了。
“灭门?”
“父亲,你为皇上鞍前马后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后不应该如此狠心吧!”
刘伯温看了一眼惊慌失措的刘琏问道:
“怎么怕了?”
刘琏稳定心神道:
“不...不怕!”
看着刘琏那紧张的样子。
刘伯温握着自己儿子手,笑了笑:
“琏儿,你不用骗为父了,其实害怕是正常的,为父也怕!”
“可是咱不能慌神,也不能失态,更不能像杨宪那个软骨头,临刑前成了一摊烂泥,而让胡惟庸笑开了花,逢人就说!”
刘琏听了点了点头。
刘琏知道这杨宪出自翰林院。
是自己父亲的学生。
自己的父亲当时觉得杨宪做事干练,将杨宪举荐给了朱元璋,
推荐杨宪去做了扬州知府。
许多人都以为自己的父亲是杨宪的后台。
其实,
自己的父亲在杨宪做知府的就发现杨宪此刻,做事不择手段。
为这事还训斥了杨宪好几次。
后来知道这杨宪以后要出事,
自己的父亲又特意远离杨宪。
杨宪之后的升迁都是朱元璋一手提拔的,
跟他的父亲没有什么关系。
可是大家现在都把杨宪认作是自己父亲的学生。
更是认为自己的父亲是杨宪的后台。
以前朝廷里边流传着淮西党,现在大家都认为自己父亲是浙东党。
而朱元璋可是最为讨厌党争了。
所以朱元璋要怎么样处理自己的父亲,最后就看朱元璋的想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朱元璋行事越来越让大家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