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有一万精锐,做好厮杀的准备,从而鼓足气势。

“敌人进攻,最初必然以试探为主,但是后面看其虚实后,必然大举进攻,我们以远程打击,削减敌人进攻的势头,长此以往,坚守几次,敌人的势头自然会下降。”

“最初不了解情况之时,敌人不会大军全部压境,所以在我看来,坚守几次,稳住阵地,是可行的战略。”

“但是敌人兵多将广,当进攻几次后,虚实早已被看穿,必然大军压上。”

“但如此之下,敌人虽势头很猛,但是几次进攻不下,其士气必然疲惫。”

“敌人会认为,我们怯战,从而认为我们只是固守于砀山。”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放其敌人进入砀山,因为敌人此时的进攻必然会十分强势,因为大军压上,兵力上,还是工事上,是根本守不住的。”

“所以放其进入砀山,而我们在砀山,早已布置了各种陷阱与埋伏。”

“一旦敌人进入砀山,想退回就困难。”

“到了深夜,我军就应该借着夜色与地形的熟悉,强势反击。”

在这些日子中,李子明已经安排自己的士兵熟悉砀山,因为李子明要与对方的决战的地方,就是砀山之上。

而他的兵力没有对方多,所以要战胜对方,只能依靠对地形的熟悉。

在最初之中,他和众人就商议了,决战要在黑夜之中战斗,因为这个时候,士兵对于地势,地形的优势,才能发挥到最大。

也就是说,在下午的时候,必须放敌人进入砀山,这个时候依然要选择避战,但是到了黑夜,敌人入山不可能轻易退出,这个时候,就必须反扑了。

最终这场军事会议定夺了这场战争该怎么打……

第三天的清晨。

驻守在砀山的张康就看到了,再看到了敌人的到来……

而此时斥候看向张康:“将军,根据我们的情报,敌人只有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