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宜哪里会放过此等的好机会,连忙展现着全部的口才,绘声绘色的对皇太孙讲起了收复铁岭的过程来。
当他讲到如何易装为建奴的巴牙喇骗开城门、又如何以野战火炮大破岳托的火牛阵,在讲到天降大雨、火器全部失去作用后。
朱由校脸上也写满了紧张,他连忙插话问道:”没有了火器,那我的士兵岂不是死伤惨重?“
听到这句话,杨延宜微不可察的笑了一下。他知道,当初执意给这支军队取名为”天子亲军“的作用,已经完美的体现出来了。
皇太孙下意识的用了”我“,显然指的并不是大明的士兵,而是直接隶属于天子的士兵!
”我“这个字,就是皇家的意思!
将一句谎言重复一万遍,那它将成为牢不可破的真理!
而这”天子亲军“四个字,显然也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皇室。
皇帝陛下第一时间就紫禁城的防守工作交给他们,还有朱由校下意识的表现,让杨延宜明白了,他的苦心终于有了作用。
他故作神秘的对一脸急不可耐的朱由校说道:”我们伤了四十多人,全歼了岳托率领的镶红旗四千五百人!“
”嘶“朱由校跟熊廷弼一样,初次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惊讶的问道:”是怎么做到的呢?如果我大明士兵都有如此勇武,这天下又有何人再敢欺我大明百姓?“
杨延宜知道这来之不易的独处,正是他最好的机会。他放缓了马速,低声说道:”以荣誉激励之,让他们知道为何而战;以财帛奖励之,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以军法制约之,让他们明白赏罚分明。以兵器甲胄武装之,让他们坚不可摧,攻无不克!”
朱由校在心里把这话默念了好几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就在杨延宜准备跟皇太孙详细聊一聊军户制度的弊端时,队伍已经到了午门外。
张鹤鸣也早已将杨延宜率军返京的消息报告给了内阁,内阁经过商议后,给出了如下的指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火炮和火铳因为杀伤力过大,容易误伤,确实不适合带入紫禁城内,让杨延宜将火器暂存于兵仗局。
至于他的匠户营,也都安置在兵杖局,等候安排,杨延宜先率军进驻紫禁城。
朱由校知道杨延宜会在这几日返京,是自己偷跑出来的。
以堂堂皇太孙之尊,去为一个锦衣卫百户接风,实在是太耸人听闻了。
所以在到达午门之后,朱由校就率先进入了皇城内。
杨延宜在听到内阁的安排后,将马炯唤了过来,沉声道:“我们的一应火器、竹筒雷,火药和匠户营,都要暂时安置在兵仗局,我担心有泄漏的风险。你就先别随我们进宫了,看好匠户营。”
马炯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在兵仗局派来的工部官员的引领下,带着匠户营驾驭着马队、火炮车、装载着火铳、竹筒雷的车队,浩浩荡荡离开了。
刑部的官员,也派人接走了关押于化龙的囚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