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阁老在听说陛下玩了这么一出以退为进后,也颇觉讶异。
他带着那叠卷宗,就去了仁寿宫。
在等待他前来的这段时间,太皇太后已经调查清楚了,他的孙儿昨夜里下的这些决定。
等到方从哲前来时,却是在太皇太后这里,才知道了陛下缩减宫内用度的事情。
他也没想到,这位十六岁的少年,对他自己竟然这么狠。
就连皇帝的常服,以后都要改用棉布制作了。
他又隐隐觉得,在陛下这番引领下,大明官场骄奢淫逸的风气,将得到彻底的改变。
同时,他也为陛下的手段而叹服。
他没有去跟天下人说,你们要怎么做。而是做给了天下人看,朕是如何做的。
想到这里,方从哲再也忍不住,趴在地上老泪纵横了起来。他恨不得自己年纪二十岁,好亲眼看着这位小爷中兴大明的那一刻。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来的目的,把昨夜挑选出来的那些勋戚的卷宗,递给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看了半晌后,既惊讶于自己兄弟的贪奢,又感叹于孙儿施政的老辣。
今天传膳的这场戏,明显也是他那排的吧。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的脸上浮现起笑容来。
怨不得他要这么小心翼翼的来试探,这些都是他的舅爷爷,让他怎么做呢?
想到这里,孝端太皇太后的目光逐渐变得凌厉了起来。
自己家的人,那就自己来管吧!
……
朱由校去了内阁值房。
他今天来,还有两道旨意要由内阁宣布出去。
第一道,就是皇帝削减宫内用度的事情,这是要昭告天下的,以起到表率的作用。
第二道,他也是无意中想起来的。
那就是从今天起,除了朝廷一、二品官员及皇亲国戚外,百姓见官免跪。
有功名的本来就不用跪,作揖即可。但现在,就连庶民也免跪了,站在原地,鞠个躬就行。
百官面对皇帝,也不需要下跪了,作揖即可。
他本意是想着,把被打断了的华夏民族的脊梁骨再接起来。
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身份上的对等,在后来掀起了人人平等的思潮,以及对君权天授的思考和否定。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