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朝鲜水军状况如何,现在还不清楚。
但大明的水军却早已荒废许久,登莱威海卫、广东广海卫,水师战船经过裁撤后,早已十不存一。
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大明朝廷立马就炸开了锅。
而朝官们,也分成了两派。
其中一派认为,杨延宜有墓气,劳师弥久却毫无所得,坐视建奴做大。
另一派,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将官们为主,他们在经过分析后,认为以杨延宜出兵的时间来算,到现在为止,大军应该都还没有到达大明和朝鲜边境,也不应该为朝鲜沦陷负责。
两派整天在朝堂上吵来吵去,弄得整个朝廷都是乌烟瘴气。
朱由校却没有理会他们,他找来军机处的沈先生和阁臣一起,讨论要如何收复朝鲜的事情。
摆在明面上的问题,那就是钱粮。
所谓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
如今内帑还剩余不到六百万两白银,可这些钱是皇帝私人的,整个紫禁城的开销,都要从这里面去扣除。
朱由校已经裁撤了许多宫内的机构,也极大的缩减了开支,但有些东西是省不了的。
偌大个皇宫,难道要皇帝陛下自己去打扫,自己去做饭吗?
所以,大臣们也没想着去花这笔钱。
那户部呢?
经过核算,户部目前存银,是一百二十四万九千五百二十七两多一点。
半个多月前,几个侯爷和崔呈秀他们的家产早已查抄完毕,所缴获的银两都计算在内了。
一百多万两,看起来好像是很大一笔钱。然而这仅仅只供辽西三分之一的军费尚且不足。
辽东还没有计算呢!
朱由校在听完这个数字后,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大明病入膏肓,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同时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够解决的。
年轻的皇帝陷入了深深的郁闷中,就算挪用帑金来准备这笔钱,可兵源呢?
能打的川兵、浙兵,都随杨延宜去了辽东!
方从哲思索半晌,说道:“陛下,朱常洵的家产,可还没有查抄呢!”
朱由校闻言眼睛一亮,他才想起来一个多月以前,朱常洵叛乱被杀后,其家小都被捉拿到京城幽禁,福王一脉撤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