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多了十多位老师

唐欣又向辅导员申请请假,因为她经常请假,现在辅导员也不再问她原因,因为她每次都说机密,又有校长帮忙背书,这还让人家怎么问。

坐了几天的火车来到Rong城,转乘汽车到了天茴镇,化妆扮做一个收老物件的中年人。

村民们一听有人出钱收老物件,纷纷回家找老物件去了。

唐欣也不懂这些,只是在来的路上临时翻了几本鉴定文物的专业书籍,糊弄糊弄外行人还是可以的。

反正唐欣也不在意村民手里老物件的真假,只想打听老倌山哪里可能有古墓。

一边收老物件,一边打听,还真让她打听到了一些关于汉代古墓的传闻。

唐欣每天除了走乡串户的收老物件,还根据村民说的话分析古墓所在地点,然后翻阅着考古寻址挖掘专业方面的书籍。

学习果然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每天出去结合专业介绍寻找古墓的唐欣找到了古墓大概位置。

然后唐欣就去找了付柯过来,让他以投资的方式找镇政府,以投资建厂的方式在古墓附近挖掘地基。

没多久就挖到了古墓,唐欣换了一个身份,一直在现场监督,确认找到古墓且不会破坏古墓。

在第一时间,唐欣就给Rong城市的文物考古研究所打电话,说了在建工厂的时候发现了千年古墓。

唐欣让付柯冒充了爱护古文明人士,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文物研究所发掘古墓里的文物。

付柯也不明白唐欣到底想干什么,他每次问,唐欣都只是说,“等所有东西挖掘出来,你就知道了。”

有了资金的支持,Rong城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曹所长还多邀请了其他几个挖掘经验丰富的古城文物研究所帮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古墓挖掘工作速度很快,而且人多了,集思广益,每每遇到。难题,大家伙一起商量,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有经验丰富的长安考古研究所和京城考古研究所帮忙,第一个古墓很顺利的被挖掘出来。

第一个古墓是为一大一小双棺合葬墓,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出土物品中有耳杯、盘等,虽跨越2000年,但古物上的彩色漆依然光鲜如新。

在漆器的底部,“景”字扯人眼球。

根据文献记载景氏曾为楚国的名门望族,属于当时的三大家族。

西汉初年景氏贵族迁至关中一带,后景氏一支又入迁蜀地,墓主或与此有关。(此段内容为百科搜索)

二号墓葬也格外顺利,除了棺椁和金银器物陪葬品。

还有大量的木牍,唐欣在外面听到听说这个消息,立马过来了,这些竹简里的内容大概就有一部分是属于扁鹊医书。

只是竹简残缺、散乱的现象十分严重,还需要整理恢复之后才能找到里面的内容。

唐欣也很无奈,本以为提前发掘出来会有收获,哪知道还是损坏了不少,看来这提前二十几年的发掘确实比不过两千年的时间。

研究古文字的考古专家从竹简是一些完整的文字当中依稀解读出一些字。

发现这些竹简的内容可能是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

至于详细内容,暂时还没法知道,而墓主身份需要待进一步考古发掘才能推定。

竹简书籍很昂贵,不是平常人都随便购买收藏的。所以这些竹简医书很有可能是当时官方出品的古籍,而且还是Rong城版的。

唐欣这段时间十分关注曹院长他们的挖掘工作,在唐欣有意跟曹院长他们在考古专家相交的情况下,她流露出对古文物的热爱跟好学,她的学习能力也让考古专家震惊,在他离开前彻底跟跟这些考古专家成了忘年交。

即使是唐欣离开后,也会时时关注竹简恢复的进度,并跟曹院长学习鉴别古文物的知识。

反正都是学习,唐欣不在意学的是什么,虽然现在用不上,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或许哪天就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