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陈士奇愣住了,倒不是他不知道教育部是做什么的,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做啥的,但是有些奇怪的是,朱由检为什么会给他安排这个活儿。
“对,教育部,这里有我写的一本书,你可以看看。”朱由检从自己书房的书架上抽出了一套书递给了陈士奇。
陈士奇伸手将书接了过来,上面有五个字《思想与政治》。
每本书都很厚,而且一共有三本。
这本书不是后世的教材,但确实是朱由检穿越来这五年写的最长的一本书,它不仅仅是有着后世的思想,还包含有朱由检自己的理解,以及亲身体验。
作为政治学院的学员,朱由检学习过类似的知识有很多的,《资本论》《毛选》《邓理论》等都是必须要读的书籍和课程。
这本书可以说是朱由检将里面的所有观点,以及曾经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一些制度的优点弊端,还有就是未来的一些制度理论,包括大明的封建社会以及他来了之后切实感受到缺点和一些问题都进行了彻底的整理。
像是《资本论》后世虽然说是国内的指导思想,但实际上里面的很多东西其实是不太符合国内国情的,当然,它也有优秀的地方,而朱由检就是对这些进行了提炼和改制。
说实话,如果不是当了几年皇帝,朱由检觉得自己做不到对这些书籍的整理和总结。
这本书的字数不多,总计大约一百二十万字左右,也不是文言文,而是偏向于现代的白话文书写方法,只不过是精炼了而已。
这本书可以说是耗费了朱由检五年的心血,这五年之内他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是写它了。
像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书籍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将他所学过的重新记录抄写下来就行,至于他都不会的,那他也无能为力只能是提出相关的理论设想写进去,让后人补充。
但这本书就不一样了很多时候都是需要思考的,而且一百多万字,毛笔写的累死,所以朱由检是用硬笔写出来,然后让王承恩找人印刷出来的。
“这是先生您写的?”陈士奇翻开序章看了看,他看到里面是印刷的字体,而且字体很小,这意味着这套书的字数比他想的要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