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顾不上思考这些,解决了吃饭问题,动力问题,接下来就是从珍妮纺纱机到提花机,飞梭织布机的改进。
这些技术原理其实都非常简单,制作起来的难度一点都不高,另外还有一个东西其实在有了蒸汽机之后,通过模压的方法也能做出来。
那就是缝纫机。
最早的缝纫机原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而且机械式缝纫机最简单的那几个零件无非就是打磨问题而已。
产量跟不上,但是做出来小部分进行生产已经没有问题了。
不过缝纫机这东西,朱由检只是将它的原理拿了出来,它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跟飞梭织布机有些相似的,只不过是将它做的更精细了。
而这种缝纫机也叫梭织缝纫机。
这东西的原理朱由检想到了,就直接写出来,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工业化,那不着急。
衣食住行永远是最重要的,所以缝纫机的制作也是有着巨大用处的。
但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有些机器的发明并不完全是好事。
因为大明的工业化基础如果进行的太快,其实对于资金的普及没有太好的帮助,所以=像是类似于制衣这种东西,完全可以在前期发展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时候并不完全是坏处,在工业化的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大量的多余人口,解决耕地不够,人口过多等问题。
而且还可以提升百姓的收入,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不过纺纱机和织布机必须要做出来了,现在百姓穿不起更好的衣服,是因为它们的成本确实是不低,这个时候需要降低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