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人皆朴厚,无物欲之渐染,无货利之劳形,五脏坚牢,腠理固密,内邪不生,则外邪不入,故患病者少。
或血气枯竭,精神衰惫,非戕贼所致,是天真有限耳。三皇以后,有口腹之肥甘, 男女之情欲,起居不时,饮食自恣,以使皮毛疏豁,脏腑空虚。七情六欲,内因于人;五运六气,外感于天,故夭札甚众。
帝每忧之,以为必先岁气,勿伐天和,岁气不乱,和不作沴。乃纪上元,调气朔, 分八节,以端分至启闭,三朝具于摄提,七曜起于天阙,始作太初历。
前太昊作十支配甲历,犹未别时节之序。至帝作历,始知弦望晦朔,一年有十二月,而授时作事,趋吉避凶,晓然有准则之可凭矣。
乃命司怪主卜,巫阳、巫咸兄弟主筮。 于是通变极数,以成天下之务。谓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序重艮以为首,故亦号连山氏。
帝以悉请九灵老龙吉为师,法其高矩,以致于理。又师于?老,因言峨眉太壹皇人知医,帝亲往访问治病情原。
适太壹出游,其小子章在山,帝问之曰:“太古寿过百岁,后世不尽天年而徂落,何气使咎邪?”章歌曰:
天有九门,中道最良。字曰老人,出见南方。长生不死,免曜同光。
复稽太始作形之由,以为命之修短,皆人自取:既不识调保于未病之前,又不知饵拯于临危之际,所以轻者转而为重也。
帝曰:“然。”留山斋信宿。候太壹不返,遇其朋僦贷季,恳载其归国,三请而始许。小子章更语以运气胜复、四时感变之理,授以天元玉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帝受而退阅,因想人之受害致疾,有内因外因,须得饮食之物入于肠胃,使其性达于脏腑及于四肢,始能攻治。
就于草木中搜寻,并令四远采掘,亲味尝其滋咽下,有想所归何部即记之,以治其经。
尝一日之间,遇七十余毒,交参播毒。赖有调和之味,不致伤身。而以露黄芽之茶为上品。
于是大索诸药,共得三百六十有五味,分谷蔬、草木、金石、土蜕之类,以济苍生四百之病。
遂神化而着方书,察其性寒热温平,旌其味甘辛咸苦淡酸,审辨恶畏忌反之宜,用合君臣佐便之义。
凡药味以穗书之法登记,以一药治一病为本草,以数药治一病为医方,以此溥告天下,疗民疾苦。
自此人无枉夭,而医道始立。命僦贷季理色脉,对剂摩砭,厘而参之,以养性而治命。而人得以缮其生。复察四方之泉源甘苦咸淡,令民知所避就,居安食力。误中毒者,即令嚼荠苨、甘草以解。咸颂其神。
帝常省方设教,岁终献功开明堂以听政,万国雍和。治世日久,其俗皆化为朴重端态,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帝因燧人贸易之道,更作权度量数以平其政,使无欺伪。权以称物之轻重,而知分钱斤两;度以度物之长短,而知分寸丈尺;量以较物之多寡,而知升斗斤石;数以计物之损益,而知什百千万。
然后定物之价值,而贵贱随时。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民聚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养生之具备,后世医农商技所由起。
帝思昼有太阳所照则明,夜值弦望犹可动作,稍遇阴晦,便对面不见。乃察草木之有膏者,燃之以照。
继又捻草为心,舂绞草木之膏曰油,以浇于上,名曰细烛,以之祭祀神明,延接亲友,可以继日之明矣。时以为瑞。帝遂以火纪官,是为火师。
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宫为中火,五官各守乃职。教化大行,改尊帝号为炎帝。
正是:火瑞叠臻昭令德,徽称再上炳鸿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