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老板提出要去富城饭店。

曾在那里被狠宰过一顿的方燕,一点儿也不想去,“跟我走吧。”

在市场后面的巷子里,有一家没挂牌小餐馆。

说是小餐馆,其实就是老板在家里腾出一块地方,专门用来做饭而已,所以连个餐馆名都没有。

这种小餐馆的客源,全靠大家口口相传,老客带新客。

方燕也是听粉丝说起,有一天肚子饿得早,就带着小鱼仔、初春来这里尝了一下。

还真别说,味道一点儿也不比,那天在富城点的那两三个菜差。

关键是,价格还便宜好多倍。

不过,这种小餐馆,没有点菜一说,来了,能吃到什么,完全看运气。

今天他们到的时候,厨房里只剩下粿籽,便只能吃这个了。

方燕问饭店老板,“你们是吃粿籽汤?还是炒粿籽?”

饭店老板很不高兴,方燕把他带到这个“无名无分”的小破屋子来吃饭,对这里的东西也不怎么兴趣。

他想说不吃,可这会儿正是午饭时间,他也的确饿了,便敷衍着说句,“随便都行。”

“不好意思,没有人能做出‘随便’这道菜。”

方燕半点也没给他面子,直接说道。

能在县城开得起最大最豪华的饭店,饭店老板家里一直不差钱。

即使是那段草木皆兵的岁月,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他也被保护得很好,所到之处,不说恭敬,对他至少也是客客气气的,谁像方燕这样对他?

就算他是主动上门来求合作的,饭店老板脸色也沉下来了。

跟着他一起来的年轻男人,还是挺是有眼力劲儿的,赶紧出来打圆场,“来两盘炒粿籽吧,粿籽汤不抗饿。”

然后又问小餐馆老板,“能不能再给煮个紫菜汤之类的?”

“可以。”小餐馆的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眼睛却不昏,瞟了饭店老板一眼,不冷不热地说道。

紫菜、鸡蛋这些,家里倒是一直有备着。

“阿伯,麻烦给我们炒一盘粿籽,再来两碗粿籽汤。”方燕很快就点了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