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中了解元后,他的好友问他,你这八股制义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我看你中解元真如喝水一般简单!”
众人一听,知道【戏肉】来了,全都屏息凝神静等下文。
徐鹤道:“那人对好友说,【吾不觅时辈讲习,取前所治《毛诗》与所谓《四书》者,翻讨拟议,只求合时议!”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不,先说说这话的人是谁?
其实,徐鹤还真不是杜撰的故事,这是另一个时空中,唐寅唐伯虎在中解元前,真实说过的故事。
而问这句话的人就是他的好友,大名鼎鼎的祝枝山。
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唐伯虎说,他之所以能中解元,是因为他从来不看同时代人的程文。
而是仔细研究《毛诗》和朱子的《四书集注》,这两本书相当于教科书,别的人写的文章,阐发的释义都相当于课外辅导。
唐伯虎的意思是,我只要把大纲内的教科书研究明白了,别的人写得那些小作文,不看也罢。
但他最后还说,【翻讨拟议】,只求与【时义】相合。
其实,这句话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
唐伯虎说,他把前人的论点掌握了,然后结合时事,把古人的议论中,暗合今天时事的部分单独拎出来写到文章里,这样就能得高分。
徐鹤当时看到唐伯虎的这段论述时,不由拍案叫绝。
这叫什么?
翻讨拟议就是不跳出国家考试规定的大纲范围。
与《时义》相合是什么?
这叫紧贴时事,用圣贤为人处世的小方法来给今天的事情背书。
做到这两点,考官看了你的卷子,就知道,你这人,经典是读熟了的,对时事也很关心嘛,很好很好,喏,这是你的解元,亲,收好了哦!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