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攻入了魏武帝曹操所统治的兖州地区南部的任城,后来徐州牧陶谦还找到了一个好机会。
杀死了自己的这个便宜盟友阙宣,兼并了对方的军队,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既解决了阙宣这个徐州境内的安全隐患。
又利用了阙宣这个免费劳动力,去攻打魏武帝曹操帮徐州牧陶谦出气,还顺便夺取了阙宣的军队,徐州牧陶谦都赢麻了。
但是魏武帝曹操肯定也不可能会白吃这个亏啊,立刻也起兵征讨徐州牧陶谦,徐州牧陶谦又哪里会是魏武帝曹操的对手。
被魏武帝曹操直接带兵攻入了徐州地区,一连攻克了徐州十余座城池,吓得徐州牧陶谦据城死守。
最后一直等到魏武帝曹操的粮草不济了,魏武帝曹操这才班师撤兵,算是狠狠的出了一口被徐州牧陶谦偷袭的恶气。
不过人家徐州牧陶谦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人,既然正面打不过魏武帝曹操,那就去杀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解恨好了。
毕竟想要一个人开心快乐,也许会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想要让一个人伤心难过,那方法可就太多了。
正好当时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以及魏武帝曹操的弟弟曹德,都在徐州治下的琅琊地区躲避战祸。
这不正好就给了徐州牧陶谦,一个很好的报仇机会了么,徐州牧陶谦直接就下令派人,把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给杀了。
于是魏武帝曹操在听闻了噩耗之后,就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再次征讨徐州,而且还非要屠杀徐州的百姓,来为他爹曹嵩陪葬。
这一点倒是和小说《三国演义》当中的描写相符合,也不知道为什么魏武帝曹操他爹曹嵩,让徐州牧陶谦给害死了。
小主,
那魏武帝曹操就去杀徐州牧陶谦,为他爹曹嵩报仇雪恨也就是了,又何苦非要迁怒于整个徐州地区的普通百姓们呢?
徐州的老百姓们何其无辜啊?真是无法让人理解,但是也不能否认,魏武帝曹操这一次为父报仇,确实是师出有名。
只是株连太过了,有点恨屋及乌的那个意思了,魏武帝曹操把对徐州牧陶谦的痛恨,都发泄在无辜的徐州百姓们身上了。
而且也大概正是因为魏武帝曹操这一次屠徐州的经历,给魏武帝曹操打开了潘朵拉的魔盒。
让魏武帝曹操认识到了屠杀,所能够带来的巨大威慑力,以及屠杀之后其他一系列连带的好处和优点。
这才让魏武帝曹操制定了那条着名的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也就是说在被曹魏政权的军队包围之后才投降的人。
是将无法得到魏武帝曹操赦免的,要被魏武帝曹操的军队给屠杀殆尽,如果想要活命就必须要提早投降。
算是堵死了那些见风使舵之人的退路,让他们无法在墙头草两边倒地骑墙了,要么马上投降、要么马上死。
而自此之后魏武帝曹操的屠杀和屠城行为,就大多都跟这条特殊的军令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