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皇家脸面,天子本就有意掩盖荣王一党在苏吴罪行。
此次会审,他原来也没想着要让百姓观看的。实在是百姓民意太强,他在左相劝说之下,才决定公开审理此案的。
他甚至让人去交代了大理寺卿,在审理赵陵洲和赵崇山的过程中,莫要提及荣王赵陵川所涉之案。
没想到,居然被赵崇山当场把这层遮羞布给揭了出来
看着下面愤怒的百姓,天子没有说话。他不能当着百姓的面,将火气撒出来。
还是左相开了口:“一码归一码。荣王的确有错在先,但他毕竟是皇子。就算要处理,也不能越过陛下。”
左相一开口,与左相一党的官员都有些去微愣。石左相不是支持隽王殿下么,怎么这会看起来反倒是要推隽王一把似的。
赵陵洲没有看左相,而是看向上首道:“去靖江之时,父皇亲自授予儿臣圣令,持令可先斩后奏,代天子行责。
当初父皇让让儿臣成立安镇司,赐下朱笔玉匾,尚方宝剑时,金口玉言,权臣不得以恩怨为出入,天子不得以喜怒为轻重。
恰恰不就说明父皇,在父皇心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如今荣王等人触犯律法,儿臣作为安镇司总使,从职责来说,是秉公处理。作为持圣令出使的钦差来说,是依法处置。儿臣不知何罪之有。”
说到后面赵陵洲叹气道:“仅仅是因为荣王是权贵,就可以逃脱律法之责,那大昭律法必将被践踏。
如果父皇认为,儿臣之罪,是没有放过荣王等人。那么儿臣认罪。儿臣愿受那刑罚囹圄。以己身断世道权贵为贵之枷锁,护大昭律法之严。”
赵陵洲说完,朝着天子跪下:“望父皇成全。”
官吏们看着隽王如此,眼中晦涩难辨。
“臣,愿同隽王受过。”赵崇山也对着天子说道。
天子握紧了座椅两端把手:“老五,你这是在逼朕么?”
赵陵洲心里想着的:原来你老还能看出来呀。还以为你老眼昏花到,啥也看不到了。
但面上恭敬道:“儿臣不敢!!”
于是两方就这么僵持住了,最受煎熬的要属在场的官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