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你会负我么?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疾患固久,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五子赵陵洲持玺代君,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特令其复位,百司所奏之事,皆启隽王决之。

左相沈庸,勾结殷人一事,情有可原。念其为大昭兢业多年,罚俸三年,望以此为戒,不得再犯。

定远王赵崇山谋反一事,经查证,乃殷人阴谋所诬。朕夙夜难寐,恐令忠臣蒙冤不白。辜负祖宗托付至重。

而今,逆臣赵庭,得太上皇封爵,赐姓,却不知感恩,包藏祸心,意图窃取西北自立为王,更甚豺狼之性。

特加封定远王赵崇山为镇国大元帅,领兵三十万,讨伐逆贼赵庭,以安社稷,振大昭国纲,钦此。”

圣旨里提到的三人,都已经跪下谢圣上隆恩了。

只剩下大臣们,被这则圣旨冲击得久久回不来神。心情可谓一波三折。

这圣旨每一点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引起轩然大波。

先是赵陵洲监国一事。自古以来,能监国的,只有太子。

虽然陛下给隽王复位了,可却没有给他加封太子。这态度怎么令人琢磨不透呢。

还有沈庸和定远王的赦令,之前陛下死活不松口,这和隽王谈了一会出来,就给两人赦免了。

而且,也不说左相的那“情有可原”到底是那几原。

最重要的是,镇国公反了。

这事最为惊骇的要属在场的武官们了,尤其是镇国公盔下出来的武将,更是连头都不敢抬。生怕镇国公谋反连累到他们。

看看陛下宁愿把定远王放出来,就知道了。陛下宁可用一个刺杀嫌疑的,都不愿意让他们去做这个讨伐的人。

——

圣旨的事传的很快,没有一会儿,整个皇城都知道如今皇城的决策人是隽王殿下。

太后知道此事之后,瞋目切齿道:“皇帝当真是病糊涂了,居然让一个企图毒杀他的女人的儿子来监国,不行,哀家不能由着皇帝这般胡来……”

她作势要从床上下来,就看到伺候自己多年的老嬷嬷一脸难色。

太后生了疑:“你吞吞吐吐的做甚。”

老嬷嬷:“……太后娘娘,镇国公反了。”

太后手一松,跌回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