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查邮戳
同日,赴京城侦查员也正在继续进行侦查工作。侦查分两路进行,一路是在京城船舶机械二厂内部查,一路则根据邮戳抓线索。侦查员通过邮电局协助查知:匿名信是投进那个在邮电局内部的区域图上编号为168的邮筒的。该邮筒位于京城船舶机械二厂5条横马路外的一条叫“刀把子胡同”的胡同口,属于大名鼎鼎的『潮』阳公安分局管辖范围。
七、查往邮筒里寄信时出现的可疑人物
『潮』阳区的群众们时刻警惕着,眼睛都是雪亮的,侦查员在『潮』阳分局的配合下通过大量走访时很快就『摸』排到了一条重要线索:一个名叫钟觉潜的小学生在经过刀把子胡同时看见一个大约十五岁左右、骑自行车的男孩往邮筒投入了一个右下侧印着一排红『色』铅字的牛皮纸信封。
当时有自行车的人家不多,小孩骑自行车是很扎眼的,侦查员随即以此点着手迅速查明了那个男孩的情况:他名叫王木子,其父王动1900年出生于李加坡,毕业于阿美利坚落樱大学文学院,曾在明珠、魔都当过几家报纸的记者,抗日战争前期,他在魔都神秘失踪3年。抗战胜利后,他去了北都,在北都大学教书。48年初,他突然去了宝岛,半年后又突然返回。建国初期镇压反革命运动时,王动曾被捕过,但很快就释放了,据说是几位在民主党派任要职的朋友保释的。之后因身体不好而闲居在家。王木子的母亲是京城船舶机械二厂的厂医。
侦查员一致认为王动的疑点比较明显:
1、30年代曾在魔都当过多年记者,有条件了解云鹤当年在沪的情况;
2、政治历史不清白,这也可以成为构成其作案动机的原因;
3、其妻在京城船舶机械二厂工作,有获取该厂信封的条件;
4、其子王木子在特定时间内往168邮筒投入有可能是该厂信封的信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就决定与王动进行正面接触。由于此人的社会关系复杂,其中还牵涉到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士,为慎重起见就向魔都方面进行请示。
专案组在会商线索时提到了王动,本来只是在专案组里自觉做木头人当背景板的李晨风听到这个名字时大吃了一惊,立即一口就进行了否定,在会上表示王动的这条线索应该是错误的,这个人不会是写匿名信的嫌疑人,要求专案组立即停止对王动的侦查。这个要求令全体侦查员都暗暗地吃上一惊,也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一个疑团。
这个疑团直到4年后王动因突患心肌梗塞去世后才渐渐在小范围内得到透『露』:原来王动其实是我们的秘密党员,早在31年的时候就已经入党,长期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由于王动的社会关系条件,组织上一直把他作为一个对敌工作中的备用力量放着,以备大用。解放初期镇压反革命运动时,公安机关不明底里就把他逮了起来,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结果直接惊动了总理,总理亲自向公安部要人,于是公安机关当即释放了王动。为了掩护王动的身份不被暴『露』,又留下了几位在民主党派任要职的朋友保释的这样的说辞作为掩护。此事,让李晨风对王动这个秘密战线前辈的名字早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坚信王动不会是写匿名信的嫌疑人,总算是在专案组里发挥了一回作用。
八、查信的内容
侦查工作继续进行。在举行案情分析会时,终于在各条线索都断了以后,有不怕死的侦查员站出来提出由于只看到信封,信的内容没看到,专案人员无法判断嫌疑人的作案动机、目的、语言习惯、地域特征和其他信息,对破案非常不利,要求要了解匿名信的内容,以获取线索。于是专案组将请求向市局、市委、公安部的主要领导逐级汇报,首长们统一意见后出面去找云鹤,但云鹤当场没有同意,说要考虑一下。随后就拒绝了这一要求。部里考虑再三,不得不又去向总理汇报,总理亲自出面去找云鹤谈话,指出个人隐私事小,中央会议的安全事大,不要让下面办案人员难做,云鹤终于交出了两封匿名信。
两封匿名信是一模一样的,都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内容是说云鹤30年代在魔都当演员时的一些男女生活问题。写信人看来对云鹤当时的那段生活非常了解,因为信中竟然列出了云鹤当时所交往的一个个男子的姓名、职业以及地址,甚至还描述了云鹤对那几个男子所作出的种种行为,最后根据上述内容对云鹤进行了措词尖刻的叱骂。
九、找专家鉴定
专案组决定请语言专家和痕迹专家对匿名信进行鉴定。3位大学中文系教授和一位名叫江南郎的痕迹专家被接到专案组,对隐去了姓名的匿名信进行鉴定。中文系的教授们得出的结论如下:
1、从送鉴文字的遣词造句判断,写信人的年龄大约在五十岁左右,具有大学或者相当于大学的文化程度;
2、写信人对30年代魔都文化界的情况非常熟悉,估计可能是当时文化圈的人;
3、从行文习惯及所用的词汇、修辞看,是个男子;
4、鉴于解放后的变化较大,很难判断目前所从事的职业。
江南郎的结论是:匿名信是用一台“宝石牌”打字机打出来的,该打字机已经使用10年以上,打字者的打字水平不高,肯定不是专业打字员。
十、查打字机
专案组经过研究,教授们得出的结论实在是过于宽泛了,抓不住重点,决定“撇开一切,只查打字机”,以打字机为突破口。经向魔都市公安局查阅有关特种行业的档案资料:全魔都共有81台“宝石牌”打字机,分布于10个区的81个单位,其中67家是与文化相关的单位,14家是工厂。侦查员随即对81家单位进行查『摸』,排出了11名嫌疑人,这些人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上,而且都有证据表明他们完全有条件熟悉30年代的魔都文艺界。
专案组紧*作了10天,一无所获,最后过了限期。总理心里一直还挂着这个案子的呢,于是就亲自过问了,案子破得怎么样了?为什么还破不了啊?公安部首长只得请求中央再延长半个月的期限,并保证一定破案,然后继续给专案组施加压力。
专案组的侦查员分头去曾经调查过的那81家有“宝石牌”打字机的单位,取回当场看着该打字机打印出来的数张字样和几十个常用铅字。痕迹专家江南郎和专门从魔都字模厂请来的一位姓孙的技师对字样和铅字进行了鉴定。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鉴定,疑点最后集中到了一个名叫周伯芙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