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日,赵延年都留在左贤王於单的营地。
除了应於单之邀,去吃吃喝喝,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习武,还主动找陆支等人较技。
后世传武之所以被人诟病只会嘴炮,实战拉胯,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训练时间太少,二是对抗机会不多。
任何行业,业余爱好都不可能与专业抗衡。
每天只练一两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揣摩的,如何能与每天练十几个小时,还经常实战对抗的专业运动员较量?
所以大师们讲课时舌灿莲花,真上了擂台,罕有能撑过一个回合的。
马老师已经是传武中的佼佼者。
此时此刻,他傍上了左贤王这个大腿,暂时不用担心生计,也不用上班,可以专心练武。
有陆支等左贤王部的精锐在旁,他也不缺实战的对手。
练拳脚,练刀,练矛,在点拨一二的同时,他的实战经验也在迅速积累,练和打之间的差距得以弥合。
之前几次都是以偷袭为主,现在,他可以正大光明的面对任何对手了。
除此之外,他也向陆支等人请教骑射之术。
骑射是匈奴人的看家本领,陆支等人也不藏私,他受益良多。
以前读过的几种《射经》中所说的要诀,在不断的练习中变得具体起来。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任何时候,兵法、武术都是作为实学存在的,一旦不适应现实,就会被淘汰。
在不断的交住中,赵延年与陆支等人熟络起来,慢慢了解了一些内情。
左贤王於单这次赶到浚稽山来,是带着任务的。他不仅要代替病重的单于参与右贤王部的蹀林大会,还要与左贤王达成协议,确保一旦单于升天,右贤王会支持他继位。
左贤王、右贤王都是挛鞮氏,都有继承单于大位的权力。虽然习惯上以左贤王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但匈奴人并不严格按照这个规矩。
说到底,匈奴人遵循的还是强者为尊的原则。
以前左贤王能够顺利继承,是因为匈奴左部的实力更强。
现在情况有所变化,匈奴右部吞并了月氏故地,征服了乌孙等国之后,已经不弱于左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左贤王於单心向汉朝,好穿汉朝衣冠,让很多匈奴贵人心生不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包括相国桀龙、赵王赵安稽等人都不太赞同,认为於单此举有损大匈奴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