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洞府后,刘新龙将几本典籍一字排开,盘膝坐下,开始细细研读起来。
《灵田基础养护》
这本书详细讲述了灵田的基础构造,以及灵田与灵植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
土壤养护:如何确保土壤不会枯竭,如何通过灵石粉末和养田液进行周期性滋养。
灵气引导:如何将灵气均匀地分布到灵田的每个角落,避免某一片区域灵气过于稀薄。
水源管理:灵田需要合适的灵泉灌溉,水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灵草的生长。
刘新龙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拿出笔在空白纸张上勾画重点,将那些对他有帮助的技巧一一记下。
《灵植种植手册》这本书则更为具体,里面详细介绍了常见灵植的特性,比如:
培元草:适合温暖湿润的环境,灵气越浓郁,药效越佳。
地龙根:需要稳定的灵气供应,但对水分要求较低,反而更耐旱。
玄阴花:需要阴凉环境,白天要遮挡阳光,晚上要引入月华。
刘新龙越看越觉得自己的灵田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之前他的灵田开垦得比较随意,只是把种子种下去,完全没有考虑不同灵草的需求。
“原来不同的灵植有不同的生长条件,我之前只是胡乱种下去,难怪有些灵草长得不好。”
他又看了《丹田灵田共生术》,里面提到了一种可以通过特殊阵法,将丹田中的灵气与灵田中的灵草形成共生效应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让灵草更快地吸收灵气,同时还可以反哺修士自身的灵力运转。
然而,这种技术并不是简单就能实现的,需要精准的灵气控制以及复杂的阵法知识。
“这个有点难度,还是一步一步来吧。”刘新龙心中暗暗说道。
研读完这些书籍后,刘新龙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拿出纸笔,将自己的灵田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规划设计。
第一步:分区种植
刘新龙将天鬼珠内的灵田分成了四个大区域:
阳光区:种植培元草、火阳果等需要大量阳光的灵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