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安慰江海棠

兄弟俩一走,于大柱两口子也吃的差不多了。

一个在厨房开始收拾碗筷,一个开始磨刀杀鱼。

“当家的,咱家现在生活越来越好。

我看平安年纪也越来越大,虚岁都二十四了。

咱们也该给他操办一下亲事了。

这老二孩子都生了,老大再单着也不好看。

再不办这事,怕是别人都会说咱俩偏心老二了。”

潘翠莲一边用丝瓜囊洗碗,一边和自己的男人说着话。

以前没分家,老太太不拿钱 ,她就是想给老大说亲,也无济于事。

没有钱给彩礼哪个姑娘嫁你啊!

同村的更是知根知底,知道他们家有一个厉害的老太太,还知道他们大房是最不受待见的,就更不愿意嫁给他们家老大了。

于大柱手上的动作未停,笑着应道:“嗯,你说的对,这老大的亲事也该办了。

不过这办喜事一个人也办不了啊!

你得帮老大看看有没有年龄差不多的,知根知底的姑娘。”

以前是没有钱娶媳妇,现在家里娶媳妇的钱是不差的。

于大柱心里也赞同媳妇的想法。

分家后没几天,老二就给了他们老两口五百块钱。

还叮嘱他们千万不能给王氏。

说让他们给大哥娶媳妇用。

最近忙,他一下子也没有想到这方面去,还好媳妇提起来了。

“这个我去找秋梅问问,她认识不少人,和附近几个村子也熟,肯定有合适的姑娘。”

潘翠莲想到了村长的媳妇。

她人脉广,又擅长和人打交道,看人的眼光也不错。

村里的几个小伙子都是村长媳妇给介绍的。

“我倒觉得如果本村有合适的姑娘更好,知根知底,离的近,这样方便。”

于大柱觉得娶一个本村的,两家来往更方便。

最重要的知根知底,不会错。

“本村的要去打听一下,怕是不多。

到了年龄的好像几家差不多都定亲了,要不然就是心比天高,想要嫁城里人的。

其他的不是还小就是太大了,有的还有癫痫病的。”

潘翠莲摇了摇头,觉得大儿子年底都二十四了,农村的女孩子一般二十就出嫁了,十八就基本定亲了。

他们村合适的太少了。

要是早几年那还真有一些未嫁的小姑娘。

“哎………本来我觉得有一个姑娘挺合适的,又是村里的,年龄也和咱老大差不多。只是可惜了,她……”

于大柱叹口气说道。

“当家的,你说的是谁啊?

我怎么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