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兄弟已经过了十四岁的生日,课业上也越发繁重了。
即便如此,他二人每日放学回来,都会到姐姐的院子里坐坐,和姐姐说说话。
团哥儿看着黛玉准备带入王府的书,摇头笑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北静王娶了个女夫子呢。”
圆哥儿接过来说道:“姐姐的才学即便是真要做个夫子也做得的。”
黛玉笑道:“你们快别打趣我了。
如今你二人跟着邹大儒求学已快十载,我那点文墨如何能在你们面前卖弄呢。”
听到黛玉这样说,团哥儿忽然叹了口气,“时间过得真快,我还记得小时候的《三字经》还是姐姐教我背的。”
这话一出,在座的人都不免有些伤感。
圆哥儿红着眼眶抽了抽鼻子,“姐姐,你嫁过去但凡有一丁点儿不舒心的,都要让人回来告诉我。
即便他是王爷又如何?
我定帮你把气出了!”
团哥儿瞪了弟弟一眼,“莽夫,成日家就会打打杀杀的。
君子动口不动手。
姐姐,你若是过得不舒心,尽管回家来,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
黛玉本来还不想哭,结果听完两个弟弟的话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她还记得裘心颜生产后,自己过去看望。
得知孩子取名思玉时,她没忍住愣了一下。
裘心颜看着她淡淡一笑,“妹妹你实话同我说,她的名字里是不是也有玉字?”
都是聪明人,黛玉岂能不知裘心颜是在问谁。
她犹豫了一下,不忍瞒她,点了点头道:“她出家后的法号唤作‘妙玉’。”
裘心颜释然一笑,“那就是了。
当时他抱着女儿,说取名为‘思玉’时,他脸上的温柔是我不曾见过的。
那一瞬我就知道,这个‘玉’定是同她有关。”
黛玉连忙说道:“其实也不一定是如此啊,姐姐也别想得太多。”
裘心颜笑着摇了摇头,“不碍的,你放心好了,这些我都不在乎。
只要他现在人在我身边,我们又有了女儿,日后可能还会再有几个孩子。
看着孩子们慢慢长大,我们一年年老去,这日子不也就这样过去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