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公司财务人员,在一家中型企业工作,弹性工作时间,间歇性加班到凌晨。
婚姻情况:单身。
生前居住地址:费林区中心商务区附近的青年公寓,该区域多为年轻上班族聚居。
机械女声响起:“经走访排查,三名受害者虽同处费林区,但职业、居住区域、交友、生活轨迹均无明显交集。”
舒良策:“嗯……那先下一条,尸检那边有没有新进展?并且,有没有检查支撑尸体的装置?能不能查到这些装置的购买源头?”
机械女声:“琴湖公园男尸,其金属框架上,发现几处较为细微的不规则划痕,推测在连接金属管和框架过程中形成。
此外,尸体上有若干胶带残留痕迹,主要分布在手腕、脚腕等与喷泉装置接触部位。
同样的胶带粘性物残留,也出现在亚拉小区的男尸身上,尸体手腕和脚踝处除静力绳捆绑痕迹,还有少量棉纤维附着。
尸体颈部血管处有明显针孔痕迹,周围呈现局部组织凹陷,且伴有因负压吸引导致的轻微瘀伤,血管切口较为规整,但因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针具移动,有轻微撕裂痕迹。
同样的针孔还出现在亚拉小区的男尸身上,尸体大腿内侧,血管切口相对浅且凌乱,有血液流淌痕迹,初步怀疑系作案人使用手动真空泵时,操作不熟练留下的特征。
地铁3号线的男尸,尸体身上发下有不规则的缝合痕迹,线脚不整,并且使用棉线缝制。
尸体手腕血管处针孔明显,周围组织凹陷,伴有呈环形分布的瘀伤,系因排血过程中使用类似压脉带的绷带,压迫肢体所致。
血管切口有撕裂迹象,可能因虹吸不稳定,有血液凝结小块附着在伤口附近组织上。
此外,在尸体的头发上检测到一些沙石颗粒,怀疑与作案环境有关。”
舒良策冷静再问:“之前尸检说尸体经过特殊处理,无法确定具体死亡时间,现在有进一步结果了吗?”
机械女声:“是的,舒警官,尸温的下降曲线,不符合正常死亡后的规律,尸体的细胞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变,疑似经过化学试剂处理,导致细胞内的酶活性被抑制,正常的死后细胞自溶和组织分解进程被干扰。
三具男尸表面存在轻微油腻,并且,在一些与装置接触紧密的部位,如被固定在健身器材或地铁扶梯上的尸体的腰部、手腕和脚踝处,存在油膜积聚的情况。
对表面皮肤的化学成分进行化验比对,发现与市面上某款含酶抑制剂的家用清洁剂吻合。
清洁剂里的表面活性剂和抗菌成分,极大地减少了微生物对尸体的分解作用。
作案人应该是使用大量含酶抑制剂的清洁剂进行调配,均匀浸泡,来达到延缓尸体腐烂的效果。干扰警方对尸体具体死亡时间的判断。”
舒良策:“那其他呢。”
机械女声:“尸体上的金属管、金属夹板、静力绳、登山扣等物品均为常见的户外运动或五金用品,未发现特殊标识或可追踪来源的特征。”
以上汇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