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车劳顿两天半,陈清萍几个知青见到大队牛车不由眼前一亮,可算快到地方。
吴老汉瞧着陈清萍一根冰棍还没吃完眉头不易察觉的皱了皱,长的这么漂亮,不是个安分的。
他耷拉着眼皮抽了一口旱烟,大队长的侄子向知青办的道了谢,一出门就撞见文静清丽的陈清萍,心下微微动了动。
“走吧!回村还得赶个十多里的路,远着呢!”
郑金桥看这天气担忧不已,大夏天的还要赶路,清萍一个弱女子别中了暑。
吴老汉和吴应冬都没在意,见知青们行李都在牛车上放好,喊了一声,知青们跟在牛车后面赶着路。
郑莉莉看着牛车上还有空位,没敢多说什么。
郑金桥则怀念起了沈琼,沈大小姐自小娇生惯养,要是在这不用他出头,便会站出来闹着要坐牛车。
到时候清萍也能借个光。
几人累的头晕目眩各怀心思,到底是郑金桥忍不住,高声道。“陈知青和郑知青都是姑娘家,要不让她们坐坐牛车。”
几个男知青吭哧吭哧的走,大热天一脑门子汗心想,凭什么姑娘坐牛车,他们也想坐啊!
没好意思说。
吴老汉人老成精,看出两人的关系沉声斥责。“坐什么牛车,万一牛累坏了,你们赔得起吗?”
一路吵吵闹闹,知青们心藏不满,赶了一小天的路终于到达桂花村,桂花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到八月桂花飘香。
因此得名。
知青所里,男女知青们并不怎么欢迎新来的知青们,早早准备入睡,陈清萍饿着肚子赶了一下午的路,委屈越来越浓。
她要是没下乡,又怎么会这样?
知青所不是个好地方,外面看是黑漆漆的泥房子,上面挂着玉米之类的,里面睡着四个女知青。
再加上这一趟的三个新来女知青,屋里里不免有几分挤。
想到她日后要在这安家落户,陈清萍不由眼前一黑,再次怨恨起继母狠毒,继姐态度冷漠。
郑莉莉看出陈清萍无所适从,叹了一口气劝道。“赶紧睡觉吧,其他明早起来再说。”
天气热,知青手上都没了干粮,赶了一天的路哪有心思做吃的?
郑金桥躺在炕上,一边担心陈清萍那边饿不饿,一边想起沈琼的你不配,脑子里面七上八下的。
带来的二十块钱成了十六块九毛,那一毛钱给清萍买了冰棍。
想到他要用十多块钱撑过几年,郑金桥心绪难平,半梦半醒中捕捉到一个念头。
沈琼不是上班了吗?
或许他可以找沈琼借钱,以她的心思应该不会拒绝吧?
不同下乡知青们的又热又饿,陈家这边沈琼和林桂枝正坐在桌前,吃着她带回来的香辣排骨。
林桂枝一边吃着杂粮饭,一边给自家闺女夹排骨,叹息道。“多吃点排骨。”
“你这几天天天往家带吃的,手里的钱还够吗?要不妈再给你点?”
沈琼想到每天入账的钱,这几年形势特别乱根本没地方花,买房子容易招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