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忠补充说:“如果是您说的第一种可能,接下来就看田之雄能不能凭一己之力审查过关了;如果是第二种可能,就很有可能派往港澳站,那样的话,就完满实现了我们当初的设想。”
郭曼国:“我判断,台湾总部或香港站很有可能再派人入境与潜藏在厅里的那个“西江一号”接头,了解这一事件的影响,来证明田之雄的真伪。”
陈振忠:“从上次莫之英来接头未遂,我一直有些疑惑,为什么“西江一号”这么重要的潜伏对象,要从海外派人来专门接头?这么不顾风险?“西江一号”并不是一直处于静默状态,过去曾经向情报局本部传送过情报,这说明曾经要么在境内有接头人,要么有约定的情报传送点,难道是原来的联络断掉了?”
郭曼国点点头:“不管怎样,从上次莫之英来就证明,就算没有田之雄这回事,敌人现在也一定有原因急于与“西江一号”恢复联系,甚至为他设立专用电台。只要他有动静,就会为我们挖出这个家伙创造出机会。”
陈振忠问:“厅长,内部审查情况怎么样?有什么线索吗?”
郭曼国:“专案组夜以继日几乎把厅里科以上干部的档案全部翻了一遍,有几个人历史上有疑点或空白点,现在正抓紧外调。你也知道,干部问题马虎不得,弄不好会误伤同志,必须慎之又慎。此外,事渉绝密,专案组人数不多,工作量太大,外调又很花时间,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陈振忠:“难道不能从其泄露的情报内容去判断?至少能缩小范围吧?”
郭曼国:“从上次凌局长讲的情况,内容是关于国家领导同志活动安排的,发送时间是在一年多以前,由此判断应该在政保、内保、警卫这几条线。”
郭曼国把桌上的报纸收了收,又说:“你们处注意盯住入境来接头的人,不要打草惊蛇,让他顺利与‘西江一号’接头,并把我们内部的处理情况传出去,保障田之雄的安全。”
郭曼国把报纸递给陈振忠:“把这些交档案室存档。另外,你要提前安排好田之雄到港澳后的联系渠道和安全通路,凌局长跟我说,近期内港澳方面可能要有重要事情发生,需要启用陈明远这一消息来源,一旦田之雄到达港澳,就由他担任与陈的联络与信息中转。原来打算让他静默一段时间的考虑,可能要有所改变了。”
陈振忠:“凌局长和您都指示过,为了安全,最好不要用厅里的人跟他联系,我想最好找个香港本地人。”说着,他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简历递给郭曼国:“这个同志一直处于静默状态,已经在香港住了十年了。定期联络和紧急消息传递的方式,倒是走之前已经和田之雄约定好了的。”
郭曼国看了看点点头,交还给陈振忠。他想了想又说道:“事关重大,再安排一个备份吧。我给你推荐一个人,他是我当年在香港做地下工作时的‘堡垒户’,我曾经在他家里住过好长一段时间呢。是个做餐饮生意的小商贩,忠诚可靠,他弟弟是港九独立大队的烈士,他本人现在应该有五十来岁了,妻子早逝,家里还有个女儿。他做的潮州鱼蛋粉可是香港一绝,当年香港工委的许多同志都吃过。如果你那个联络人出了状况,回头我写封信,你去找他。如果派到澳门,我另外给你物色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