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年3月5日 香港

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老郭就租住在他家,帮他修缮被炸毁的门面,经常给他读报纸、讲时事,还教他学文化,帮他带孩子,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在他眼里,虽然老郭戴个眼镜、身材瘦削、文质彬彬,像个教书先生,可他知道老郭是个干大事的人,是个为了国家、民族敢于豁出自己命的人,因此从心底里敬佩他。他与老郭挤在一张床上谈天说地的日子,让他开阔了心胸和眼界,让他懂了许多道理,让他知道除了香港的市井生活之外大陆正在发生轰轰烈烈的革命,而这场革命将改变绝大多数穷苦中国人的命运。老郭让他苦难而又平淡的日子增添了许多亮色。

后来,老郭搬走了。

再后来老郭调到香港新华社工作,还时常带同事来吃他的“陈记鱼蛋粉”。

有好几次他都想问问老郭,他也想参加老郭的事业行不行,可看看正牙牙学语的女儿,话到嘴边他又咽下去了。

终于有一天,陈伯鼓足勇气向老郭表明心迹,他也要参加共产党,也想为像他一样的穷苦人做些事情,老郭十分高兴,花了好多时间跟他讲了许多关于共产党的故事,讲了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有什么理想,追求什么目标,当然也讲了作为共产党人可能会面临的死亡威胁。

陈伯拍着胸脯说不怕死,可老郭笑了笑对他说,共产党不是国民党,也不是帮派,不是赌个咒发个誓就能加入的,并耐心地告诉陈伯入党要接受考验,要履行手续,要有一定的觉悟,在目前的环境下,不入党照样可以干革命。还安慰陈伯道,有机会一定让他参加革命工作。

1948年夏的一天,老郭匆匆来找他,告诉他,他是来告别的。内地就快要解放了,他要护送在香港的一批重要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区,第二天就走。还说有机会再来看他,临走时把他身上所有钱都拿出来给了陈伯。

一晃十几年了,小陈变成了老陈,又变成了陈伯,女儿也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他再也没听到老郭的消息。

他把修缮好的楼下出租给一个哑巴街坊开杂货铺,自己依旧每天捶肉丸、煲鱼汤、推车在夜市卖鱼蛋粉。女儿也上完了高中,又读了幼儿师范,现在在一家幼稚园做老师。

可就在今天下午,一个在他摊上吃鱼蛋粉的中年男人趁着人少,主动跟他攀谈起来,说是老郭问他好。正当他将信将疑时,那人拿出来一张照片。他一眼认出照片上穿中山装的人正是老郭。他几乎没怎么变,还是戴个眼镜,身材瘦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