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贵从茶馆出来的时候,老郭问了牛晓贵住的客店位置,说明天找牛晓贵。
牛晓贵回来客栈,已经是过了午后,躺在床上,他没有立刻去找小英子,他实在没有想到,小英子会是这样的情况,他原本是来远远地看上一眼小英子,就离开这里。
牛晓贵现在的想法变了,他考虑的是自己如何面对小英子。虽然小英子现在是一个寡妇带着孩子,可是自己是一个囚犯,刚从监狱里出来,情况实属糟糕。
牛晓贵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醒来时,已经黄昏,出了客栈,牛晓贵在街边吃了饭,朝着街西走。
走到街尾,一个馒头店在昏暗的灯光下,馒头店不大,敞开的两米宽的窗子下,放着几个蒸笼,灯光下,蒸笼上氤氲着水汽。
一个女人,头上系着一块手巾,围着一条围裙,坐在旁边,低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女人身子一半隐在黑暗里,看不清,牛晓贵不敢上前,远远地看着,看了半天也找不到小英子给自己的印象。
后来天晚了,女人把蒸笼搬到屋里,关了窗子。
牛晓贵看着小英子收拾好东西,关了馒头店。夜色渐浓,末了,垂头丧气地转身往回走。
七年的相思,今朝终于近在眼前,可牛晓贵胆怯了,胆怯不是牛晓贵胆子小,七年前他敢抢亲,是因为和小英子很熟悉,如今七年里两人一句没有说过,牛晓贵不知道上前说什么?
牛晓贵闷闷地回到住处,倒在床上,下午睡了很久,晚上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思考着自己和小英子的事情。
最终,牛晓贵决定不忙着和小英子相认,自己先把剃头店开起来,等境况好转再找她。
第二天早晨,牛晓贵刚起床,老郭就来了,老郭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来了一个人,这人叫方泰。老郭给牛晓贵介绍了方泰。
方泰做房屋租赁,也兼做房屋买卖交易。
如今方泰在街上有一处房子要出租,原来是一个山西人在那里卖汾酒,后来这人家里出了事,和方泰说不租了,两人约定房租是一年一交,年初,山西人付清了房租。
因为租期没到,要退回一些租金,山西人很厚道,要多给方泰一个月的房租。方泰本来要问对方多要一些钱,但是,对方主动提出多给一个月的租金,方泰反而不好多收对方的钱。
最后,山西人给了方泰十多瓶上好的汾酒,方泰请山西人吃了一顿饭,算是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