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流言,风沙

无越退后两步,躬身一礼道:“符晓,应下王妃便是。若是来日事成,必定命人将他们父子二人押回重川城,交给王妃!”

翌日,西越前朝太子符晓即将挂帅征讨柴氏的消息不胫而走,坊间茶余饭后无不谈及此事,于是很快,消息便流传到了西越甘宁城。

姜舒圣府中,他拿着流传民间的那些纸张,站在角落里望着窗前那棵歪脖子树,阴鸷笑道:“所谓的市井流言,倒是比南阳的皇命御封先行传来,简直是妙极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凌安宫。

柴敬一气之下将流传于坊间广为传诵的纸张撕个粉碎,长公主柴静慈安坐下首,从容道:“哪怕是你勒令收回所有纸张,也阻止不了敌人的阴谋,如今市井民间都在议论纷纷,当年柴氏逼宫谋反的隐患又开始卷土重来了。当年符氏旧朝的臣民犹在,你最是清楚暴动对于一个王朝的威胁,所以当务之急必须设法稳住民心与军心,而不是一味地避重就轻。”

说时迟那时快,太子柴济容便带着姜舒圣在殿外求见。

“儿臣见过父王,见过姑姑。”

“臣姜舒圣见过国主,见过长公主殿下!”

柴敬心想,长姐言之有理,最重要的便是符氏旧朝的臣民犹在,而眼前的姜舒圣更是符氏的天子近臣。于是他缓步走到姜舒圣身前,紧盯着他那双没有一丝波动的眼睛,说道:“姜卿,你如何看待这些流言?”说着,随手指着地上被他撕了粉碎的纸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姜舒圣不卑不亢,挺直身板道:“回国主,臣认为符氏太子即便活着,也与常人并无不同,无需过多理会。符氏已然亡国多年,这些年来我朝休养生息,还田于民,减免赋税,臣民皆是对国主感恩戴德。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放眼朝堂,如今仍旧肯屹立朝中的臣子,不乏符氏旧臣啊!再者,符氏太子挂帅出征,挂的是哪朝的帅?他符晓腰间挂着的帅印是南阳王朝的,领的也是南阳国主的皇命,那他便始终是我朝的敌人!”

“那姜卿呢?你可曾想过追随旧主?符川当年待你不薄啊!”柴敬凑近他,又问道。

身旁的柴济容理所当然道:“父王,姜卿当年可是亲自手刃了符氏君主,他又怎会对您有不臣之心,那不就是自寻死路吗?”

柴敬仿佛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地拍了拍姜舒圣的肩膀,大笑道:“是啊,我怎么忘了呢,姜卿当年可是在我的面前亲手了结了符川的性命,我怎么能怀疑你呢,是我的错!”

姜舒圣闻言,连忙后退两步,掀袍下跪于地颤声道:“臣姜舒圣,惶恐!”柴敬见状便上前将他一把扶起,好一副君圣臣贤的景象。

柴济容见气氛稍微缓和,这才躬身道:“依儿臣与姜卿的愚见,既然流言已经彻底散开,已然是无法制止。陛下为今之计,只能竭力安抚民心。比如恢复宵禁,加强皇城守卫兵防,加大城内巡察力度。另外,还要及时修补四周城墙的漏洞,确保皇城固若金汤。”

“即便西越国土从前是符氏所有,但今非昔比,如今世间承平已久,百姓断然不愿再兴兵伐武。前日二殿下出兵乃是以练兵演武为由,若是符晓来日当真率军西进,那么他们便是主动挑起战火动乱的不义之师。”姜舒圣随即开口补充道。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民心不复,何谈复国?

甘宁城,上官家。

今日休沐,上官泠与上官楚尧此时正闲庭信步地在后花园赏梅,却被一阵凌乱的脚步声扰了兴致,只见上官楚绅疾步走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父亲,大哥,不好了。城中那些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