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龙王驾到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1985 字 4天前

我靠,这世道,让沈腾有点看不懂了。

这是公然的拦路抢劫啊,比昨天那几个小响马更嚣张更牛逼。

明明知道咱这是蜀汉帝国的军队,明明知道是征西大将军南郑侯,还就来了!

这胆量!这气魄!

说什么好呢?

这跟抢有什么区别!

而且,等于公开地,明火执仗地打劫帝国金库中央银行!

更让他奇怪的是,征西大将军南郑侯爷魏延竟然还觉得被这舵主拜访了,讹诈了,三生有幸,与有荣焉!

我靠!

这是什么曲目!

二人喝着茶水,魏延吩咐魏黑子“去看看一共还有多少军资?都给龙爷送过去。咱们就不要留了,过了长江就是南中,该着他南中都督府管咱们了,吃他娘喝他娘,谁敢不给就抢他娘!”

沈腾不由得一撇嘴巴,“对嘛,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老军痞嘛!”

这个时代的军队出门,都要带上银子,毕竟这么多人在外面要吃要喝的,军队后勤不一定都跟得上队伍的步伐,军队又不能随意打劫自己国家的老百姓,赊欠可能发生,但只会发生在某些官方大额采买上面。

更多时候,他们需要用银钱支付的。

而铜钱,那么大的量,怎么带?

军队一旦深入敌境,对不起,遇到谁谁倒霉,抢到谁就是谁,抢到什么吃什么,反正,就没有买卖一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谓的“就食于敌”,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思想,在《孙子兵法》里,就有专门的论述,算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好宝贝儿之一。

很多时候,长官们在派遣军队出征时,就只考虑在自己国家境内的后勤供应,到了敌国境内,如果你还指望着自己国家的后勤辎重,那还不如死了算了。

这样的仗,基本上不用打,也就败了。

蜀汉帝国诸葛亮时代,北伐打了那么多的年,哪一次不是败在后勤上?

后世有句话——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

其实,沈腾后世特种兵的经历,才让他有这种高度的认知,很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在内。

诸葛亮未尝不想就食于敌,但问题是他的敌人没有就不会给他机会啊。

人家司马懿哪一次不是先将自己的地盘上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把小城市都让给你,再然后,你的占领区百姓都嗷嗷待哺了,诸葛慈父大人,您总不能看着自己的子民饿死吧?

于是,诸葛亮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日夜不停地从蜀道运粮,自己吃,百姓吃。

实在没办法了,便只好动员群众,大家伙儿要不都和我们一起到汉中去吧,给你们房屋,给你们种子,给你们耕牛,不会再挨饿的,真的,骗人是狗。

所以,每一次北伐,都是耗费了大量的粮食,然后带一些陇西的百姓回来。

这样的交易,到底值还是不值,谁人能够说清楚?

但这样的事情,能一不能二,能二不能三。

因为运粮的过程,千辛万苦不说了,人家还会半道打劫。

说白了,你堂堂王师是去战争的,可人家根本就不给你机会,只要守住几个大城市,坚壁清野,然后,吃着火锅唱着歌,等你运粮来。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