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趁你病,要你命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3726 字 4天前

但作为一员骁将,张翼却也不会坐困愁城,坐以待毙。

他一边筹备战争物资,一边与其他各郡县通气,要求他们严守当地城池,不得擅自离开,至少要保证郡守所在城市的“人在城在,城亡人亡”,否则,整个南中局势一旦糜烂到无可收拾的地步,即便诸葛亮复生,也是一件如登天一般的难事了。

且兰这里,就交由庲降都督府全力对付。

另外,立即派专人八百里加急,将情况送到成都和北伐前线。

事发之后,张冀又亲自带兵去打了且兰城两次,却没有成功,沿途袭扰不断,粮道被劫掠,粮食被焚毁……不得已,张翼只好退回平夷城。

也正是经此一役,刘胄的心便彻底坚定下来,信心满满。

而吴彦祖的胃口却更大了,“球毛的,一个牂牁郡算个屁!”

“趁着自己搅动的这一股浑水,更进一步深入南中其他区域去摸鱼,未尝不能捉到更大的鱼!”

张翼左右为难,刘胄信心满满,吴彦祖欲火焚身。

流亡南中的小侯爷魏六,此时,便已经成了刘胄和吴彦祖眼中最大的“鱼”。

酒后的小聚会,只且兰王刘胄、孙吴代表吴彦祖,和流亡子魏六。

“蜀汉丞相已死,高层内斗,军中第一上将南郑侯爷被逼反诛杀,荆州帮遭受沉重打击,军队内部势必不稳……”刘胄一边神神叨叨地咀嚼着这些重要的信息,一边琢磨着,如何将这些信息蕴含的价值进行放大,变现。

“大王,小侯爷来我南中,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宝藏,价值无限,辄待开发啊……”吴彦祖的眼光,独到,且狠辣,不愧为孙吴新一代青年中的楷模。

一张巨大的南中堪舆图被放置在桌面上。

刘胄粗短有力的手指在地图上游走。

“牂牁郡向西,便是朱提郡,向南,便是建宁郡,再向南,便是兴古郡,再向西,便是昆明郡,永昌郡……”

最后,刘胄的手指停留在且兰与昆明郡之间的一个点上,狠狠一戳,再无言语。

二人连忙看过去,被他戳中的位置,正是——平夷城。

对于刘胄的心思,吴彦祖很是了解。

当初在他眼中的无价之宝刘胄,此时在吴彦祖的心里,地位早已经被小侯爷魏六说代替了。

因为和魏六相比,那刘胄不过是一个土鳖罢了。

想想,曹魏是如何对待蜀汉降将黄权,就能理解吴彦祖此时的心情了。

所以,酒宴之上,吴彦祖对于魏六和魏家的三个姑娘,尤其用心。

和刘胄等人一样,如果说最开始他对这些人还有所怀疑的话,这在人家轻易就将队伍都放在城外,孤身入城的举动,就已经将他们的疑心去掉了一大半。

而接下来,他们的悲愤举动,特别是三个姑娘削发明志的举动,彻底将他们心中最后一点疑惑给彻底祛除掉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汉人对于头发的态度,是如何郑重也不为过的!

僰蛮不一样,他们惯于在山林之中生活,蓄长发对生活和狩猎很是不便,故而皆为短发。所以,他们理解汉人的习俗,也尊重汉人的习俗,更希望汉人也一样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习俗一样。

当他们看到“髡刑”后的魏六,不仅仅是理解、尊重,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

因为他们都是这种发型!

那在自己额头上划了一刀发誓报仇的黑大汉,也获得所有僰蛮的尊重,所以,早就被人家灌得直接倒下,趴在一个几案上呼呼大睡了,发出的呼噜声,震天响。

小主,

宴会上,当吴彦祖再一次端起满满一杯酒,在人群之中穿插辗转来到魏六身边,此时随魏六来的几人,三姐妹早已经被人扶着休息去了,魏黑子趴在座位上流口水了,却怎么也不肯的离开,说自己若再失去小侯爷,也就彻底没有必要再在这个世上活下去了。

还有猴子等三人,滴酒未沾,一直站在角落里,守护着小侯爷的安全。大家也都知道,这是人家魏家的奴仆,职责所在,身不由己。

对于魏氏有如此家将奴仆,一众豪酋们不仅不责怪,甚至还有些佩服、尊敬。

豪酋们自己也都有自己的家将奴仆,遇到这样酒宴场合,只怕这些家伙们比家主们更快喝倒了吧。

若有机会,从这魏氏子身边拉走几个忠诚的奴仆,也必定是一件十分惬意无比的事情。

吴彦祖没有一点醉意,估计整个大殿里,就属他此时最为清醒。

魏六看见吴彦祖过来,自然都是先前已经熟悉了彼此身份的,吴彦祖也根本就没有隐瞒身份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对于他这个流亡子来说,恰好是自己的这个孙吴代表身份,才具有最大的吸引力。

吴彦祖最开始的计划,是在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后,想法带他们去孙吴。但吴彦祖毕竟是一个思维异常灵活的人才,仅仅半个酒会的时间,却又改变了主意。

带回去做什么?把到手的宝贝儿双手奉送给江东四大家族么?或者送给江北集团?

切——

他很轻易就否定了之前的计划。

送给他们能做什么?如黄权故事,高高抬起来,做一个吉祥物?

可能吗?

再说了,现在,蜀汉与孙吴的盟友关系并没有破裂,至少目前,高层那边透露出来的信息,友好盟国的关系还不能破裂。

蜀汉和孙吴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依附而存的关系。

但在有心人如吴彦祖这些人的眼里,盟友关系破裂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破裂的基础是某一方过于强大,或者某一方过于弱小,彼此制衡的能力严重失去平衡。

至少目前还不行。

至少在政治高层的眼里,时机还不够成熟。

而目前,蜀汉内部发生如此巨大的系列政治事件,孙吴那边自然要看看风景,才会有所动作。

动,或者不动,说到底,都取决于蜀汉内部自身的发展状况。

而现在,在吴彦祖的眼里,动手的时机,即将成熟。

而这个成熟度,在他认为,就取决于他的努力了。

蜀汉帝国宛若一座即将倾倒的大厦,现在根基已经不稳了,很多卯榫结构都已经呈现松动迹象,这个时候,他吴彦祖恰好是第一个观察到这个详细情况的孙吴第一人!

将魏家子带去孙吴,只不过是收留了一个流浪汉而已,有什么意义!

假如,我吴彦祖就在南中地区,将魏家子培养成为一个南中国王,并且这个国王还臣服于我孙吴大帝的脚下,则我吴彦祖这一伟大壮举,也基本上可以与孙吴前几任大都督相媲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