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平夷城内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2569 字 4天前

平夷城内。

喧嚣热闹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

人,一天比一天多,就连南中最西南部的永昌郡都有人来了,西部的越嶲郡、昆明郡自是不必说了,都有豪酋洞主大王们来到平夷城。

南中,最不缺的,就是豪酋洞主这样的人。

即便经过蜀汉政府历次打压,这样的人,依然如雨后春笋一般,嗖嗖地冒出来,不可遏制。

城内早已经拥挤不堪。

至于他们带来的蛮兵队伍,根本就没法在城内进行安置。甚至连这些人的亲信护卫,都只能自动在城外找了地方驻扎下来,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像一座座蘑菇山。

不过也好,这样本就非常契合他们的习俗。真让他们住进城来,说不定人家还真的不习惯呢。

平夷城周围的百姓,早在庲降都督府撤退前,就已经被清理一空,所以,蛮兵们倒也自由自在。甚至周围边缘区域的森林里,都已经驻扎了许多蛮人。

这天,一大早,平夷城再现高潮场面——建宁李氏运盐巴的骡马车队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浩浩荡荡,来到平夷城。

平夷城内除了少数的军人营房,居民住房几乎没有,城里面都是石头砌成的库房,中间一个大大的庲降都督府邸,其他,什么也没有。

城外的十几座京观,早就要不成了,便堆放了诸多木柴,浇上火油,连续烧了很多天,才算将这2000余具尸体烧完,否则,现在都不知道这平夷城还能不能活人呢。

烧烤尸体的味道,绝对不好闻,甚至让人恶心呕吐。

但这难闻的气味,却也将所有到来的蛮兵豪酋们震慑得够呛,传说中的魏小侯爷弹指间,庲降都督府灰飞烟灭,威名赫赫的马忠张嶷等人早已经被赶回大河以北去了,估计回去后,也是被那皇帝老儿砍头的下场无二。

现在,南中最有权势的,自然就是咱们的魏侯爷!

滚滚浓烟冒了好几天,到今天才算彻底消散了,但十几堆骨灰,里面到处零乱的骨头碴子,却实实在在地散乱堆在那里,让人触目惊心。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战而下平夷城,杀敌2000余,自己战损仅仅25人!这一组数据,现在已经被传的神乎其神,如果说那些蛮族豪酋们一开始对这所谓的魏氏大旗还有所怀疑的话,那么,当接近平夷城,看到那几堆京观留下的灰烬,所有人自觉地闭上了嘴巴。

平夷城透露出来的是,没有祥和,没有幸福,唯有一股暴戾之气!毫不掩饰的,嚣张跋扈的张扬之气!

在蛮酋们的心中,这,就是所谓的——王霸之气!

再加上,这魏氏子公开说明的那些“志在复仇,分割南中”的话语,无一不表明,这魏氏子是一个已经处于癫狂姿态的人。

但人家有癫狂的理由!

现在,谁都相信,这个魏氏子接下来能做出的,是任何人都不敢想象也难以想象的事情来。

如果这个时候,胆敢做他的敌人,怕不一样毫不犹豫地就被撕成了碎片!

想想李氏,一句话都没有说完,被这年轻人一刀枭首,并且将人头给带回去,然后直接带领百骑前往建宁,在建宁李氏的府邸内,逼迫李氏低头——就气魄,谁能敌,谁又敢敌!

而类似建宁李氏这样的大族,放眼整个南中,又有几个!

那些自认没法与建宁李氏相媲美的豪族们,自认就矮了这魏氏三分,更不要说那些小领主洞主山大王们了,一个个闻风而动,裹挟着整个族群的青壮前来,企图在魏氏大旗下露一露脸,运气好些的,分一杯羹,有什么不可以?

自古以来,乘龙功臣的获利最为丰厚,而现在的平夷城,就迎来了最好的契机。

因为魏氏大旗刚刚竖立起来,对于人才的需求,或者简单点说,对于人的需求,自然是无限的,也是最迫切的。

接近平夷城100里以内,到处都有旋风般奔腾的魏氏骑卒,看那架势,一言不合,便会从身上踏将过去一般。

城门周围,设置了一道又一道岗哨,没有任何对话,豪酋进城,家眷和兵卒一律在外自己择地而居,敢多说一个字,便是一个白眼横过来,堪堪就要拔刀相向的架势,谁也受不了那股子煞气逼人!

看看,京观灰烬可还在呢,还没有到城门口之前,这些人就已经被蛮横军卒数次交代了:“龟儿子的,都记得给老子瞻仰瞻仰京观遗址!”

其实,哪里用得着专门瞻仰?你想进城门,就必然是从景观堆中穿行而过。

今日,一大早上,李氏的驮马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便源源不断地涌向平夷城,打头的是蜀汉帝国兴亭侯爵爷李遗,和李氏二房三房的李享和李沛。

接近城门口时,远远地,李氏族人全部都下了车马,步行来到城门口,向着守门检查的军卒大声道:“建宁李氏进献盐巴担,求见魏侯爷——!”

李氏的这一嗓子,差不多立即传遍平夷城,将一众蛮人上下都惊得外焦里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