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里吃的肉食倒是不缺了,但物料的费用呢,这才是大头啊,兄弟……”
沈腾“噗嗤”一笑,其实潇洒地冲朱武打了一个响指,“这个时候,该有一支烟的啊,直接一个烟圈喷出去,然后,娓娓道来,才是吹牛逼该有的样子……”
“老大,不要什么事情都讲钱钱钱,咱有土地,有物业,有政策,这些都是钱嘛。”
朱武早就懵逼了:“兄弟,咱总不能指着一块空地就收钱吧。”
“为什么不?咱卖楼花,为什么不可以?”
就这样,兴古郡开始了史上第一次“卖楼花”的尝试。
谁也没有想到,兴古郡的物业卖得相当相当地好!
前店后坊的物业卖得好,在沈腾的预料之中。但让他也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新城里专门规划的那些“豪宅”居民区的物业,竟然也卖得脱了销!
这些前来购买物业的土豪们,可不仅仅是兴古郡的,外地来的,甚至蜀中来的更多。
这些人带着订金,来了都是一字千金的豪气,签了契约,缴纳订金,约定余款缴付时间,郡尉府越俎代庖,办理物业产权证,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这时候,银钱堆满了郡守府库,房子其实连影子也还没有。
若不是沈腾及早提醒朱武,并进行了实质性地干预,说实在话,这些物业根本就轮不到蛮酋们出手,便会被汉民们一扫而空。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现象的发生,并不奇怪。
首先,这个时代的人们有钱后的置业,不外乎就两个渠道——土地和房产。
这时候,除了这两样,还真就没有更好的保值增值的金融产业和渠道了。至于金银等贵重金属,一般人还真的不敢没有机会大量囤积,因为兵荒马乱的,这些东西最容易被人盯上。而土地房屋这些,虽然目标也大,但你抢劫的,带不走,顶多你住几天,消耗些粮食啥的,你也不可能住到咱家来种地不是?
其次,这个时代,对于城区功能的规划设计,有,但像兴古郡这样的,把整个几个城区都进行功能划分的,没有。所以,任何一个城区,都是一个大杂烩一般,大城市如长安洛阳成都这样的,虽然也有东市西市各个区坊的划分,但在兴古郡城这里,简直就弱爆了。
任何一个有眼光的族群领袖,商业大贾,在这样的规划面前,都脆弱得像只小鸡仔,不堪一击!
更因为兴古郡的位置极佳,既与孙吴大面积接壤,更是蜀汉最近南海的地方,任何豪族领袖其实都很清楚,成都平原的商业早已经饱和得不能再饱和了,未来的突破口就在南边。但因为这么多年来,士燮家族牢牢把控了海南,不允许别人染指,后来的孙权政权打击士燮家族更是不遗余力,更不敢让外来势力进入,于是,偌大的市场就这样被白白荒废了。
而未来,南北打通是必然的,毕竟两个国家现在相互依存,没理由一直不开商贸的。
由此,这些物业如此受人青睐,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其中与包子黄崇及李球几人也有莫大干系,因为大家其实都知道这三人背后的族群根系,所以,当这几人抢先拿下一些物业后,整个蜀汉的豪族大贾们基本都沸腾了,星夜赶往兴古郡的人络绎不绝,更有许多来不及带金钱来的人,口信手信都纷至沓来。
而让所有汉人豪族代表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兴古郡他们看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
“什么时候,蛮人的待遇都这样高了?”
“还有专门的蛮人商业街?还刻意保留他们的民风民俗,还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
“还有专门的市场管理人员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甚至,在兴古郡各个市场规划中,豪酋们的身影不时出现,一些豪宅、商铺物业,也有专门的指标给到这些蛮族豪族,据说三江口银坑洞的孟氏家族,在这里拿下了最好的物业,开金楼银楼,售卖少数民族的银饰!
在南中各地,官僚衙门最害怕的便是蛮汉之间的矛盾,只要沾上一点,搞不好就得脱一层皮,但在战乱之后的兴古郡,至少在兴古城这里,再没有所谓的蛮汉矛盾纠纷一说,都是一视同仁,再无什么蛮汉之分,丁是丁卯是卯,也更无什么亲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