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都一样,都面临着如何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这一块,我是真不专业,就不在这里瞎逼逼了。”
大家听闻“瞎逼逼”一词,一个个露出惊诧莫名的眼神儿,沈腾也不解释,继续自己的话题——
“曹魏的整个大北方,西北、正北、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已经崛起,渐有尾大不掉的态势。当年曹操千里潜行征柳城,于白狼山之战大破乌桓,将军张辽阵斩乌桓单于蹋顿,自此,东北最强大的部族乌桓归顺曹操,也由此,乌桓骑兵成为曹操部下最能打的军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曹氏最强军种——虎豹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起曹操的“虎豹骑”,在座的几位,一点也不陌生。
论起这个时代享誉盛名的几支军队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曹操的虎豹骑,吕布的陷阵营,袁绍的先登营,刘备的白毦军,诸葛亮时期蜀汉的无当飞军,陶谦的丹阳兵,孙权的解烦兵……无一不显赫一时。
曹操的虎豹骑曾经在襄阳之战中,为了追击先帝,一日一夜疾驰300里,在荆州当阳地界追上先帝……此战,先帝失一妻二女。
“……那之后,到此时,相距已有几十年,大北方各个少数民族部族再度崛起,尤其是东北的公孙家族私下建立的燕国,已经成为曹氏后背上的一颗毒疮,公孙氏在曹魏和孙吴之间闪转腾挪很多年,最近更是与孙吴打得火热,这颗毒疮再不忍痛割除,早晚会成为心腹大患。”
“辽东公孙氏的事情,你也知道?”马忠十分诧异,即便身居高位的他,对此也只是一知半解,哪里能够说得清楚明白。
对于沈腾,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关于沈腾的种种,说实在的,不仅仅各大家族在摸底,就连他这个庲降都督府的都督,同样在通过不同渠道进行摸底。
当然,这种摸底,不一定带有恶意。
但如此惊才绝艳的一个年轻人,横空出世,作为帝国高层之一,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这个工作。
但是,很遗憾,迄今为止,关于沈腾的背景资料,可以说,他所掌握的,不比其他豪门大族们掌握的多一分一毫。
也就是说,关于沈腾的“留白”实在太多太多,多到大家根本没法根据仅有的那点资料去拆解,去分析,去判断。
今天,沈腾终于露出他更多的一面来,而这些,马忠等人不仅被震撼,其实在于在座的几乎所有人而言,更“渴望”——他们都需要对沈腾有更多的更进一步的了解。
沈腾哪里有想这么多,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的所知告诉大家,让大家多一些对时局的了解和把握,干嘛还藏着掖着——
“孙吴那边,自从士燮去世后,交广分治,看似搞得轰轰烈烈,但实际上,交州土着们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遏制的一股巨大势力,孙权名义上拥有交广两地,但实际上,走了士家,来了更多的土家。这个问题再不下手解决,交广之地,瞬间易手,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张嶷深深吸一口气,“这,你也知道?貌似你没有去过南边啊。”
“曹魏和孙吴,各有各的烦心事,咱们蜀汉,也一样。”
提到蜀汉,沈腾点到即止,不自觉地闭上了嘴巴。
说别人,他可以做到畅所欲言,但真正提到蜀汉,有些话,他真的没法说,也不知道怎么说才正确。
其实他不说,在座的几位,有哪一个是傻子?谁不明白?
蜀汉帝国内部一直都存在难以苟合的帮派之争,在没有了北伐之后,必须有新的政治热点来缓解矛盾,或者干脆直接将大家的目光焦点进行成功转移,以缓解矛盾。
至于想彻底解决掉帮派之间的沟壑纵横,谁都知道,比登天还难。否则,以诸葛亮的手腕,还不早就解决了,至于等到现在?他们自认谁也没有诸葛丞相的那份儿才干。
有些事情,人是无能为力的,唯有时间,可以解决。
所以,制造焦点,非常重要。
最好的焦点,其实不远,就在他们这群人脚下的南中。
再聚焦一点,就在他们死死围困的越巂郡城中。
南中蛮夷众多,桀骜不驯,所以,南中一直以来都没有成为蜀汉帝国真正的沃土。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人,有土地,这里就一定会有利益产生。只不过因为蜀汉帝国一直将目光紧紧盯在北方,忽略了南中广大疆域,才导致出现今日的尴尬局面。
既然南中的各位顶层人士都想要将蜀汉的目光聚焦到南中来,南中民生发展是重中之重,但在发展之前,先将那些心怀不轨的蛮酋清理出局,就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了。
所以,当越巂郡西三县之乱发起之时,马忠看似着急,其实内心欣喜不已。你不乱起来,我怎么知道谁是好人坏人?你不乱起来,我怎么知道这些长相一样的人,谁是忠臣谁是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