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的流转,刘之野的父母决定回到故乡,而他们的孩子也在不经意间逐渐长大。
自此,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四合院,就渐渐少了刘之野一家的身影。
刘竟斋和邓茹夫妇的离去,让闫埠贵夫妇倍感失落。闫埠贵与刘竟斋同为文化人,志同道合,而三大妈与邓茹之间更是姐妹情深。
他们的离开,仿佛抽走了闫埠贵夫妇生活中的一部分色彩,让他们的世界仿佛是少了些什么,有点单调乏味。
其次,就是王秋菊了。尽管她嫁入这个院子才短短几年,但作为她的邻居刘家人却待她如亲如友。
特别是邓茹,更是将她视为自己的干女儿一般疼爱。在这个新环境中,王秋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关怀。
随着刘竟斋夫妇的返乡,刘之野两口子也不经常地回到四合院。因此,他们曾经居住的东跨院房间便空闲了下来。
因此,某些人的心思便开始活络起来。刘家这栋房子,无疑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近年来,刘之野不惜花费重金进行修缮,使得房屋的状况在这整個南锣鼓巷的四合院里都堪称一流。
刘之野从未料到,竟有人觊觎他父母名下的这所房子。
直到前几天他回来上班,因为懒得回村,下班便径直回了四合院。
等三大爷闫埠贵特意上门说起来,他才得知此事。
闫埠贵并非觊觎这间房子,尽管他家孩子众多,对房子的渴望不言而喻。
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醒刘之野。
“刘支队,您身体完全康复了吗?”
“怎么不再多休息一段时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嘛!”
刘之野微微一笑,向闫埠贵做了个请坐的手势,感激地说:“三大爷,劳您费心。我这好利索了,再不活动活动,浑身的零部件就可要生锈喽!”
“你们最近挺好的?前一阵儿抗洪太忙,我也没空回来,咱们大院里没有出险情吧?”
他边说话,边就手递了一支烟给闫埠贵。
闫埠贵接过烟,迅速点燃,深吸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这烟真不错。”他感叹道,已经很久没有抽过这么高品质的烟了。
尽管近年来闫埠贵家的经济条件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家中子女众多,尚未成家立业的仍占多数,生活的重担依旧压在他的肩上。
加上他本就抠抠搜搜地性子,只是从“经济牌”升级成了“大生产”而已。
说起这个“经济牌”香烟,它就是近几年市场上新出的低价烟,主要面向城市和农村低收入人群。
全国各地烟厂都有生产任务,在大部分地区一包经济烟的售价才卖8分钱,所以俗称“一毛找”。
而且它还可以拆开后零散卖。
这种“一毛找”可以说是当今社会最便宜的卷烟了,和它比起来售价一毛二以上的“大生产”都算是高档烟了。
闫埠贵惬意地吸了两口烟,随后与刘之野聊起了大院里近期发生的几件事。
“发洪水时,咱们这也差点淹了,海子里的水,都快溢出来了。”
“幸亏,雨水停了……”
“幸亏您提前发出了警告,让我们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在院子里,其他家庭都安然无恙,只有贾家的房顶遭受了些许损坏,塌了一部分。”
刘之野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什么?贾家的房顶塌了?我不是提醒你们检修过了吗?”
闫埠贵无奈地笑了笑,声音中带着几分苦涩:“我们几家都听从了您的建议,特地请了工匠前来检修,然而贾张氏那边……”
原来,刘之野曾善意地提醒过三大爷,预示未来可能会将连续降雨,恐将引发洪涝之灾。
请他务必提醒周围的邻居们,那些历经风霜的老房子,亟需人们抓紧时间进行检修。
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立即着手解决,刻不容缓。
闫埠贵对于他人的言论可以置若罔闻,但对于刘之野的话语,他却深信不疑。
当天晚上,闫埠贵迅速召集大院的人们,开了一场简短的会议。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紧迫感,提醒大家要时刻警惕防洪防涝,同时不忘对自家的房屋进行仔细检查和维护。
一开始,人们还笑话他杞人忧天。然而,当闫埠贵透露这是刘之野的提议时,大多数人开始深信不疑。
刘海中,这位常常与他针锋相对的对手,此刻也收敛了戏谑的笑容,不再带头嘲笑他,脸色沉重起来。
而其他如傻柱、许大茂等人,更是积极表态支持,毫无保留地选择站在他的一边。
开玩笑,这可是“刘哥”提议的,即使是他错了,那也要支持,这就叫“政治正确”。
况且,刘之野的为人,街坊邻居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
他并非那种信口开河、无事生非之人,而是个值得信赖的好邻居。
相反,刘之野却格外热心肠。多年来,无论是街坊还是邻居,或多或少都接受过他的帮助和恩惠。这种善良和慷慨,让人不禁对他心生敬意。
因此,当闫埠贵宣布这是刘之野的提议时,邻居们纷纷表示支持。
但是,有一家人却恰恰就是例外。
那就是老贾家,现在贾家没男人撑门户了,出面做主的就成了秦淮茹的婆婆贾张氏。
只见贾张氏坐在那儿,手里捏着一把瓜子,一颗颗送进嘴里,皮壳则随意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