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艰苦的“猫耳洞”!!!

弹指之间,这一年就来到了腊月。

刘之野是从去年12月初来到了南疆,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他都没有回过一次家。

让他始料不及的是,第一阶段反击战虽然结束了,但是长达十几年两山轮战却早早开始了。

这比刘之野的前世提前了两年多。

两山轮战就是反击战的延续,虽然敌军在之前的自卫反击战中遭到了沉重打击。

但“白眼狼”的高层仍未放弃反夏的错误路线。

在夏军撤军以后,他们继续制造争端。

在这爆发的长期冲突中,围绕L山地区的争夺是其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

在夏军拿下L山控制权转入阵地防御阶段。

敌军不甘心失败,他们一度组织起师团级别的反攻。

并动用了数量不少的重武器。

为了躲避敌军的炮火,轮战的夏军战士们开始在阵地上构筑起被称作猫耳洞的防炮工事。

猫耳洞一般也就一米高,洞口十分狭窄,还会堆上树枝之类的隐蔽物。

猫耳洞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我军战士被敌军炮火波及的可能,还能防备越军特工的偷袭。

别看猫耳洞功能很多,但其中的条件却非常艰苦、恶劣。

L山地区本就地处南疆,冬季的山里潮湿阴冷。

猫耳洞内又活动不开,战士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极大的压抑。

再加上战事迟迟没能停歇,战士们在猫耳洞内一待就是好几个月,作战极为艰苦。

尤其是位于阵地最前沿的猫耳洞,与敌军的距离可能也就十几米。

敌人本就狡诈,一个不留神,可能就会让这些“王八蛋”渗透进我军的阵地。

所以战士们几乎每日都提心吊胆的注视着自己的防区,一日不得松懈。

丛林战之所以会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公认的难题,就在于丛林中有太多不利于士兵作战的因素。

其中丛林的潮湿气候尤为著称。

当年M军在Y战时就发现,相比于Y军的袭击,M国大兵真正的敌人是丛林本身。

哪怕没有Y军的存在,热带丛林本身就足够致命。

且不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毒虫猛兽,光是空气中丰富的水分就让M国大兵们疲于应对。

当时的M军作战单位有一条铁律,士兵必须勤换干净的袜子,以保护双脚的健康。

这可是M军用血泪换来的教训。

在这样潮湿的丛林环境中,一旦脚部皮肤发生溃烂,很快就会恶化感染。

甚至发展到为了保命不得不截肢的程度,刘之野知道不能掉以轻心。

即使是前指早有准备。

到了L山战役,夏军也领教了热带丛林的威力。

L山常年都环绕着雨雾,空气湿度十分夸张,夏军战士们的衣物几乎没有干过。

如果遇到下雨天,就更遭罪了。

丛林的雨水只有暴雨和特大暴雨之分,下不了多久就能将猫耳洞淹没。

可如果贸然离开猫耳洞,又极可能遭到敌军的袭击。

驻守猫耳洞的战士们只能硬着头皮泡在雨水里。

还要将武器和电台这些装备举过头顶,以免进水损坏。

到了晚上,还得在积水里睡觉,让人苦不堪言。

这样的环境恰好给细菌和病毒提供了极好的生存条件。

很快,皮肤病就成了夏军战士的职业病。

这其中最为恐怖的就是被战士们称为烂裆的皮肤病。

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战士们来说,得了烂裆比死还难受。

得了烂裆的战士是不能久坐的。

否则裆部的皮肉会和潮湿的军装黏在一起。

一脱裤子,皮肤下的脓水和血肉也会被撕下来,场面极其惨烈。

还会伴有难以抑制的瘙痒和剧痛。

如果表皮再被抓破,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刘之野作为他们的领导非常重视这一情况。

因为烂裆等皮肤病对于部队的士气影响极大。

为了帮战士们解决皮肤病的难题。

在刘之野的号召下,一大批女军医自告奋勇,前往前线为战士们医治。

这是一个极为英勇的举动。

要知道这时的L山战区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地雷密度最大的区域,非常危险!

这是为了防备敌军特工的偷袭和渗透,夏军在前线部署了大量反步兵地雷。

敌军有学有样,也开始布置地雷。

就这样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丛林里的地雷数量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但是这些军医们却视危险如无物,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前往猫耳洞的路途。

这其中,一位叫作刘述娟的女军医最为典型。

刘述娟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前线后,战士们大为欣喜,觉得自己的病终于有治了。

刘述娟一一检查战士们皮肤溃烂的位置,并为其清洗换药。

没想到轮到得了烂裆战士,却因为患病的部位,战士们有了心理障碍。

刘述娟对战士们的反应早有预料,和蔼的将自己称为大姐,战士们怕什么?鼓励战士们先治病。

刘述娟的举动得到了战士们的信任,他们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挽救了无数深受皮肤病困扰的战士。

让部队重新凝聚起了士气,抵御敌军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