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结束后,部队放假一天修整,刘本明和老战友李建国走进了大山深处。
在这里登高望远,蓝天白云下是延绵起伏的青山戈壁,连一只飞鸟也没有,耳边只有呼呼作响的山风。
常言道:“云从龙,风生虎”。
这置身于没有人烟的荒山野岭,山野的空旷与寂静令人心怡。
但这呼啸的山风也让人生出一丝紧张,仿佛在某块巨石的后面正潜卧着一只斑斓猛虎.
刘本明俩人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坐下,从挎包里掏出一瓶刘家庄产的橘子味汽水。
这饮料现在卖到全国各地,在这个偏远小山村里的小卖部竟然也有的卖。
却发现没有带杯子,于是用小刀将仅有的两个苹果掏空中间,做成杯状,然后“干杯”并最终将杯子吃掉,也算是庆祝一下圆满完成任务吧。
由于这个村子离演习场很近,每次预演时都要清空村庄,将老乡们集中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入夜后躺在炕上经常能听见房梁上老鼠跑动的声音,前一阵子观礼台正在抓紧修建,由工兵部队施工,夜间也不休息。
深更半夜还能听到远处工地高音喇叭里播出的文艺节目,都是些老唱片。
由于山里空灵,传出的声音并不吵闹,反倒有一种“午夜收音机”的感觉。
刘本明经常在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曲调和快板书《奇袭白虎团》的叙述中渐渐入眠。
其实,山里最美的风景就是静谧,除了风声一切好像都是悄无声息的。
张口外的山区是半农半收地区,很多农村的孩子打小就会喂骡子喂马,大孩子会赶大车。
由于这年头的部队还有很多骡马化部队,步兵营的机炮连都是由军骡来驮八二迫击炮和八二无后坐力炮。
只有团炮连的100毫米迫击炮和63式高射机枪是汽车运输,通信连里还有个骑兵通信排。
所以部队每年都要招一些这个地区和蒙族的农村兵。
但是在这次演习中骡马都没有出现,可见今后这些“无言战友”基本上都排不上用场了。
关于演习的场面就不赘言了,总之那是一个非常壮观非常震撼的场面。
不仅很多参加演习的官兵是第一次见,可能许多师团级干部也是第一次见。
刘本明记得有这样一个镜头,两架强击机从阵地前沿掠过、开火,火箭弹冰雹般地砸向地面,这是在开辟空降场
几天后电视广播报纸都隆重播出了“种花家”演习的消息,引起了“蓝星”上其他小动物们的强烈反响。
而关于这次演习的过程,倭国《经济新闻》记者稻田采写的报道让人眼前一亮:
“特别令人引人注目的是,这次演习中,不仅使用了地对地导弹和空对地导弹,还使用多连发火箭炮的坦克和火焰喷射器,投入地面进攻。”
稻田还指出:“这支军队,近些年在技术方面,实现的现代化高速度发展引发人们的注意。
比如,用一枚运载火箭可以发射三颗科学卫星等等。
而这次夏北大演习,也从侧面证明,这支昔日以小火器为主的军队,正向机动作战的军队转变。”
演习结束后,刘之野对外公布的一组统计数字,更加说明,夏军这次前所未有的演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次演习中,我军轰炸机投弹命中率达到99.2%,强击机投弹命中率也达到90%,各种型号直瞄火炮、远程火炮、以及坦克炮开火,都获得了首发即命中目标的骄人战绩。
我国自行设计刚刚服役不久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红箭73反坦克导弹,更是取得两次齐射,发射12枚导弹,无一脱靶全部命中目标百发百中的惊人纪录。”
演习结束后部队放松几天,战友们纷纷到阵地和观礼台照相留念。
刘本明还特地买了个胶卷,可是那位负责拍照的战友手艺太差,也难为他了,现学现卖,最后只洗出两三张。
团部只有一架照相机,大家轮流借用。
当刘本明和战友们登上观礼台时非常惊讶。
工兵部队不仅将道路、地面全部硬化,而且还用山里的石头拼出各种图案,用鹅卵石在山路的边沿码出边线。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完全具备了室内装潢的水平,可见工作标准之高,要求之严,也足见部队作风之硬朗。
部队要走了,团领导为答谢地方上的支持,请村干部们喝了一顿酒。
这年头想喝顿大酒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有的村干部喝吐了,还有的耍酒疯还将炊事班的盘子碗给摔了。
部队干部还算是有风度,没有失态的,最终双方把酒言欢,将“军民鱼水情”一饮而尽。
等刘本明他们回到部队驻地营房时,留守的战友们组织了欢迎的锣鼓,大礼堂上还挂出了标语。
一幅是“举步山河动,劈枪敌胆寒”。
还有一幅是“青山有幸做战场,炮火无情灭敌顽”。
算是对这次张口之行的概括总结吧。
演习结束,刘之野陪同领导以及一众军队高级领导视察了一个个参演部队。
领导突然指着一个师长,说了句让所有人都惊讶的话:“这位叫廖承志的同志了不得啊!”
话虽简短,但话语中的深意却让人琢磨不透。
廖承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引起军区领导大领导的如此评价?
他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