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短浅!”看其余两人也微微额首表示同意,陆军中校轻叱。背着双手踱步至窗前,指着对岸灯火通明的租界,微微叹息发问:“你们可知我部一支不过数百人孤军却由战区司令部亲自下令坚守四行仓库之绝地的真正原因?”
“那不是师部令我等坚守七日掩护师主力撤退吗?”杨瑞符微微一呆。
做为一营营长,他率部在闸北前沿阵地坚守两个月,牺牲了差不多一半的弟兄,接受到撤退命令时,极其不情愿。而当师部来电告诉他撤到四行仓库,就一个营坚守7天,掩护全军撤退时,他是非常高兴的。哪怕他知道,这一战有极大可能导致他和部下全员战死。
只有经历过战场的人才明白,当一次又一次看到那些曾经和自己在一个锅里盛饭一块床板上睡觉朝夕相对的兄弟,就那样倒在敌人的炮火和子弹下,鲜血染红土地,脸色变至蜡黄,再也拉不起再也喊不醒的时候,他们的心态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死亡,其实并不是那么令人恐惧,他们恐惧的是,不能守住兄弟付出了生命的阵地。如果可以,他们宁愿用自己的死亡来换取内心的安宁。
是的,生命固然宝贵,他们背后都有许多期盼着他们回家的父母妻儿,可当这样的两个选择放在面前的时候,许多战士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而不是苟且的活着。
用牺牲来换取哪怕一丝胜利的可能或许算不上很多人眼中的英雄,但无疑,他们是真正的战士。
能走进这座仓库的,都是战士。
可在战争中,最悲剧的其实也是战士。
对于交战双方来说,所有战士,都不过是大人物棋盘上的棋子,他们的命运其实并不由自己掌握,哪怕是牺牲。
淞沪战场上近百万的军人,放在两国未来的历史书上,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最终呈现出来的,其实不过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
所以,哪怕是统领数百人的一营之长,杨瑞符也并不知道此次四行仓库之战背后蕴藏着的政治意义。
“此番大战,淞沪繁华损失殆尽满目疮痍,租界却可歌舞升平,我中华之土却由洋人保得安宁,真是我辈军人之耻!”陆军中校眼中现出一抹浓浓的悲哀。“而我们此战,也是要做给他们看的,给留于租界中的淞沪之民看的,给整个中华民众看的,我们要告诉全中国,全世界,淞沪并没有陷落,因为我们还在。”
陆军中校猛然回首,眼里露出一丝血色,嘶声低吼:“知道吗?从我接到命令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做好了必死的打算,因为,这里是淞沪最后的阵地!不仅仅只是因为没了退路。”
看着几位属下肃立的身影,陆军中校的声音变得平静:“这里,就是我谢某人的坟墓!但,在我谢某人死之前,日本人得付出足够的代价。”
“现在,你们懂了吗?想在死之前干掉足够多的日本人,我们需要的是强兵,而不是所谓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