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太阳过去后,一伙人开始端着小板凳坐在堆积成从小山的玉米堆旁开始剥玉米。
所谓剥玉米,并不是说将籽剥掉,而是将玉米的外皮全部剥除,只留下里面的两三层薄皮,然后两两绑在一起,院子里用木头搭建一个架子,将玉米悬挂在上面。
这样的好处是有太阳的时候,可以让每个玉米棒子充分晒到阳光,从而更容易变干,而下雨的时候,所有玉米棒子都是小头向下,也可以顺利将雨水溜走,不会堆积的玉米棒子上,导致其发霉。
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剥玉米这种事,以前余秋堂也会干,但时至今日,他自然是没有继续干的必要。
这种不需要出什么力气,也没什么难度的活,就丢给家里人继续干,他运输玉米的“丰功伟绩”已经证明了自己。
他还是趁着今晚月色不错,继续和两个兄弟采摘豆腐柴树的叶子,这玩意是一天比一天黄,不加紧点动作,可就来不及了。
第二日照旧。
有了余秋堂这个干活的好手,老余家的玉米比其他人收的都快。
原本几个邻居商量着,啥时候开始收玉米,结果大家惊讶地发现,余得金家的玉米只用不到两天时间就已经挂在院子里。
而其他人家,才刚刚开始。
大家在和余得金与陈美娣聊天时,不断夸奖余秋堂真是不错,还感叹这要是将来分家出去,日子还不知道过的多好呢。
搞的本来就已经分过家的余得金和陈美娣都一脸尴尬。
尤其是陈美娣,也有那么几个刹那,有种迷茫感,怀疑自己针对余秋堂,是不是针对错了。
想想最近这一个多月余秋堂的发展,所作所为,完全和之前截然不同,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知道他是这样,当初自己也不用针对着让分出去。
这么好的劳动力,谁不喜欢呢。
感情这小子之前都是装出来的吧,明明很能干,却故意装出一副怯懦,啥都做不好的样子,就是为了获得自由。
可。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小子图什么。
想起以前自己针对他的一些事情,若是真有这种能力,他能忍得住?
换作任何人,怕都难以坚持。
就这样,在陈美娣每日三省她身的纠结中,先是解决了玉米棒子,挖回了玉米杆,地茬也清理干净。
然后即是一亩三分地的回茬糜子,连割带转运,也只用了一天时间。
算上回来后的碾糜子,晒糜子,一共没到一周功夫。
等到九月中旬,老余家的农活彻底结束。
进展至少比之前提前半个月。
早早干完农活的陈美娣突然觉得有点百无聊赖,待在家里也没事做,整日便提着毛线想找周围邻居去串门子,可邻居们此时都还在忙碌着秋收呢,哪有人陪她。
说是谁能像她那样,有余秋堂这么强的好把式,羡慕不来的好命。
搞的陈美娣是有苦难言。
她发现最近余秋堂整日早出晚归,似乎比以前更忙碌,也不知忙什么呢。
只是听说他做的神仙豆腐,已经卖到镇上的饭馆,不知每天能卖多少钱……
唉。
陈美娣尽力不让自己去想这些事,想着不管别人过得咋样,反正都与自己无关了,上次一起收玉米,喊他吃饭,他都不愿意来,这是妥妥狠心要划清界限。
那就划清吧。
她也不稀罕,谁还没个儿子了。
老余家除了陈美娣,余得金也是相当困惑,地里的活早早干完,他也得以抽空,多做点东西赚钱。
有时候他会出去在隔壁村子,甚至是镇子干活,有时候则是接好活在家里做,做活之余,他自然一直也在关注余秋堂。
和陈美娣一样,他其实也有点看不懂这个儿子。
但心里再好奇,他却没有表现出来,一面觉得儿子出息,被村里邻居称赞,他余得金脸上也有光彩。
但另一方面,他也清楚知道,儿子越强大,越厉害,需要他的地方就越少,他和儿子间的距离自然就会越拉越大。
或许到最后,就像村里其他分家的父子一样,见面就打个招呼,逢年过节一起吃个饭,送点东西。
农忙的时候实在忙不过来,就彼此帮个忙……哦,当然这点余秋堂倒不需要他,以儿子的干货能力,就那几亩地,实在算不上啥。
哪怕再翻一倍,估计都难不住儿子。